停,弄得人心裡直犯嘀咕:你不說我倒還明白,你越說我卻越糊塗。
“關係”、“面子”、“人情”是中國文化的幾個關鍵詞,理解了這幾個詞就理解了中國文化的大半。其核心思想是“尊卑有序,內外有別”。
“尊卑有序”與“面子”相關:在不同的場合中,人人都有各自的位置。有的有面子,有的沒面子;有的面子大,有的面子小,相差懸殊。“內外有別”與“關係”相關:“內”是自己人,在圈內,有特殊關係;“外”是外人,在圈外,沒有特殊關係。人情則與二者皆相關:如果你尊敬我的程度超過了我原來的預期,或者把我當自己人看待的程度超過了我原來的預期,你就給了我一個人情。
本文主要講“關係”與“內外有別”。根據與對方有關係還是沒關係,是自己人還是外人,中國人會採取懸殊極大、完全不同的行為方式。對此,大多數中國人在生活、工作中時刻都會經歷,見怪不怪。而歐美人持普遍主義原則,與生人、熟人、自己人、外人打交道,言語、行為方式區分不是很大。用中國人與生人打交道的標準衡量,歐美人與生人打交道時就顯得熱情洋溢。所以中國人剛開始與歐美人打交道時,往往容易誤會,以為對方很喜歡自己,或得出歐美人熱情大方的結論。歐美人到中國來,往往是貴客,受到地主及圈內朋友最大限度的熱情接待,所以也容易得出中國人人際關係非常融洽之類的結論。一段時間內,“guanxi”在西方學術界居然取其正面含義為多,相信與這種誤讀有關。
因為有關係,對方把你當自己人看待,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如果小圈子內田園牧歌般溫暖的關係建立在歧視圈外人的基礎之上,不僅在道德上站不住腳,在經濟上,因為只信任自己人,限制了人們交易的範圍,也會影響社會總體福利的提高。“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講的不完全是貧富分化,講的也是傳統中國人對圈外事的極度冷漠,和對擴大交易範圍的無能為力。所以,儒家有差等的愛,與現代市場經濟、市民社會的平等精神格格不入。被孟子斥為“無父無子”的墨子的“兼愛”,卻有普遍主義的平等精神。莊子說:“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這江湖,也可以理解為現代法制社會對個人權利的保護。
小圈子內的特殊關係,當然也可以是建立在法制社會基礎之上的、不犧牲圈外人利益的後現代“關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非正式合同、關係合同作為介於市場與企業之間的治理形式(hybrid governance form),已成為西方制度經濟學研究的主流之一。其實質,就是小圈子內的特殊合作關係。這種合作關係不依賴法律的第三方強制實施力,因而能節省交易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社會學的研究主題如信任、社會資本、經濟行為的社會內嵌性(embeddedness)等,講的也都是小圈子內的特殊合作關係。商學院裡則大談企業網路、虛擬企業,即一個地區內的企業組成的互相合作的網路關係、緊密配合的供應商關係(hand…in…glove relationship),以及培養忠誠客戶的關係營銷(relational marketing),無不以建立小圈子內的無縫合作關係為目標。
如何在尊卑有序、內外有別的中國社會迅速建立“自己人”的關係?很多西方公關公司在中國專門吃這碗飯,為西方企業在進入中國市場時培養與關鍵部門關鍵人物的特殊關係出謀劃策。仔細分析,一箇中國人的所有社會關係可以分為四類:一是內而尊,如師長、世伯;二是內而平級,也就是各種哥們兒;三是內而卑,即各種跟班、隨從;四是外人。要想成為圈內人,就是要把第四種關係轉變成前三種關係。成為第一種關係的可能性較小,目標應是第二或第三種關係:努力成為目標人物的哥兒們或者跟班。
要想從目標人物的外人成為目標人物的哥們兒、建立起自己人的信任關係,從學理上講,最重要的方法是努力創造與目標人物進行重複博弈的機會。比如,先向目標人物借錢,然後還錢,再返以各種好處,就是創造重複博弈的機會的一種方式。在與目標人物重複博弈的過程中,悉心瞭解目標人物的喜好,然後在下一次交往中投其所好。循序漸進,一步步推進(這個過程放慢一些有時效果倒更好)。這個“喜好”,很多時候並不是大把的金錢,可能是獨生子女的留學,可能是老式相機,也可能是莎士比亞。在中國,瞭解目標人物喜好的最好場合是在飯桌上。紅袖添酒,三杯下肚,沒有打不開的話匣子。所以宴席對於生意人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