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駕著高頭大馬,穿著暗紅色的內衣,外罩素雅的大褂,前去看望原憲,容光煥發,小小的巷子都容不下這高大華貴的馬車。原憲戴著裂開口子的帽子,穿著破了後跟的鞋,拄著藜杖應聲開門,子貢說:“哎呀!先生得了什麼病呀?”原憲回答:“我聽說,沒有財物叫做貧,學習了卻不能付諸實踐叫做病。如今我原憲,是貧困,而不是生病。”
子貢聽了退後數步面有羞愧之色。原憲又笑著說:“迎合世欲而行事,比附周施而交朋結友,勤奮學習用以求取別人的誇讚,注重教誨是為了炫耀自己,用仁義作為奸惡勾當的掩護,講求高車大馬的華貴裝飾,我原憲是不願去做的。”
責人情平 責己德進
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
原:原諒,寬恕。
責:當動詞用,期望。
對待別人要寬厚,當別人犯錯誤時,像他沒犯過錯一樣原諒他,這樣才會使他心平氣和走向正路;要求自己要嚴格,應在無過錯時也要時時找找自己的差錯,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品德進步。
孔子說:反躬自責很嚴格,而對別人的要求很寬鬆,就不會帶來多少怨恨。孟子則說:要求別人很多,而自己做得很少,就像自己田裡的草不鋤跑去挑別人田地裡的草,這種人是很討人厭的。
現在有一句話,叫做“從自己做起”,如果不是變成了口號,這是一句非常好的話,從自己做起,就是對自己嚴格要求,事事走在前面,以行動作示範。這樣自然有力量。相反,自己做不到的,卻要求人家做到,自己費好多努力才終於做到的,也要求人家做到,這首先就使人家不佩服,哪能有力量呢?所以終於把一句很有實際意義的話弄成了舉著好看的口號。
讓我們像孔子所說的,“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真正從自己做起!
山峻無木 水湍無魚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溪谷迴環則草木叢生;水之湍急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鱉聚集。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淵潭停蓄:淵潭是深潭,停蓄指水平靜不流動。
褊急之衷:狹隘到極端的心理。
高聳雲霄的山峰地帶不長樹木,只有溪谷環繞的地方才有各種花草樹木的生長;水流特別湍急的地方沒有魚蝦棲息,只有水深而且平靜的湖泊魚鱉才能大量生長繁殖。這是地勢過於高峻、水流太過於湍急的緣故;這些都不是容納生命萬物的地方,所以有德君子待人處世必須嚴加戒除這種心理。
哀公說:“請問,什麼樣的人是君子?”孔子回答說:“講話力求忠誠老實,不自以為是,具備仁義道德但表情上從不顯出驕傲神色,思慮謀劃明白通達但言辭上從不爭強好勝,所以舉止從容不迫,好像什麼目的都可以達到,這樣就可以稱之為君子了。”君子,就是謙謙之人,一個有涵養的人。他儘可能不與人爭執、論辯,他把鋒芒和力量深深隱藏起來,他是一個深諳韜略之術的人。他說每一句話,力求有根有據,他做每一件事,力求有禮有節。隨和、寬容、謙遜、自信、以靜制動,以守為攻,以不變應萬變。從外表上看,沒有比他更笨拙,更怯弱的人,他樸實得像泥土一樣,他沒有豪言壯語,不標新立異,不驚天動地,不叱吒風雲,他把最美好的品德和才具用最不起眼的言行包裹起來,他就是塊用泥包裹起來的金子。就這麼看上去,他時時處處都是一個失敗者,但他時時處處又是一個成功者,他總是笑到最後的那一個人。
有一天,無著和尚在五臺山遇見了文殊菩薩。文殊問道:“你從哪裡來?”“從南方。”文殊又問:“南方的佛法施行如何?”無著道:“多為末法的比丘,謹守戒律者甚少。”“到底有多少?”無著道:“也就三百到五百號人吧!”到此,無著反問道:“這裡怎麼樣?”“凡聖同居,龍蛇混雜。”無著再問:“到底有多少?”文殊答道:“前有三人三人,後有三人三人。”無著所言的佛法是指小乘的比丘戒;文殊所言的是大乘的菩薩戒。“凡聖同居,龍蛇混雜”就是戒定慧。這個世界是由一個眾生芸芸組成的充滿佛法的世界。
人之心體 雨過天晴
霽日青天,倏變為迅雷震電;疾風怒雨,倏轉為朗月晴空;氣機何嘗一毫凝滯?太虛何嘗一毫障塞?人之心體,亦當如是。
霽:雨後轉晴。
倏:迅速,突然。
氣機:氣,指構成天地萬物的本質物質。機,使氣節變化的本原力量。此處比喻主宰氣候變化的大自然。據《吳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