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1 / 4)

小說:菜根譚的智慧 作者:江暖

。 想看書來

靜中真境 淡中本然

風恬浪靜中,見人生之真境;味淡聲希處,識心體之本然。

風恬浪靜:比喻生活的平靜無波。

味淡聲希:味指食物,聲是聲色。比喻自甘淡泊不沉迷於美食聲色中。

心體:指心的深處,也就是人性的本質。

一個人在寧靜平淡的安定環境中,才能發現人生的真正境界;一個人在粗茶淡飯的清貧生活中,才能體會到人性的真實面目。

諸葛亮在人們的心目中幾乎是智慧的象徵,兼備宰相之器與將略之才,關羽、張飛這些赳赳武夫,在他的鵝毛扇揮動下東征西討,決勝於千里之外。我們一讀《隆中對》,即知諸葛亮對當時全國局勢的認識多麼深刻,對未來歷史走向的預見多麼準確深遠,幾句話就勾畫了三國鼎立的藍圖,尤其令人歎服。他的智慧為什麼這樣超群,眼界為什麼這樣高遠呢?

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一封信好像是專談這個問題的——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

諸葛亮認為:大丈夫立身處世,應以靜來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以樸素來培養自己的道德,生活簡樸、恬淡、寡慾,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心境安定冷靜,精神專一不雜,才能見識深遠。要想學習有成就,心境就必須保持絕對的寧靜。要想增長才幹,就必須刻苦學習。不學習怎能增長才幹,不靜又怎麼能進行學習呢?輕浮懈怠就不能思慮深遠,心境險惡煩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莊子·繕性》中首先提出“以恬養知”的主張,認為只有自養而又斂藏,方才不“失其性”。書中說:“在世俗的流習範圍內修治性情,靠仁義禮智的儒俗學說來期求復歸原始的真性;內心慾念早已被習俗所擾亂,還一心希望能達到明徹與通達;這就叫做蔽塞愚昧的人。”

古時候研究道術的人,總是以恬靜來調養心智;心智生成卻不用智巧行事,可稱它為以心智調養恬靜。心智和恬靜交相調治,因而和諧順應之情從本性中表露而出。德,就是和諧;道,就是順應。德無所不容,就叫做仁;道無所不順,就叫做義。義理彰明因而物類相親,就叫做忠;心中純厚朴實而且返歸本真,就叫做樂;誠信顯著、儀容得體而且合於一定禮儀的節度和表徵,就叫做禮。禮樂偏執一方而又多方有失,那麼天下定然大亂了。各人自我端正而且斂藏自己的德行,德行也就不會冒犯他人,德行冒犯他人那麼萬物必將失卻自己的本性。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處患不憂 遇權不懼

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遊而惕慮;遇權豪而不懼,對煢獨而驚心。

惕慮:惕是憂懼,慮是謀思。警惕憂慮。

煢獨:孤苦伶仃的意思。煢指沒有兄弟,獨是沒有子孫。《周禮·秋官》有:“凡遠近煢獨老幼之慾有復於上。”

君子雖然生活在患難惡劣的環境中不憂愁,可是當他參加宴飲安樂悠遊時卻能知道警惕,以免無意中誤入墮落迷途;君子即使遇到有權有勢蠻不講理的人也絕不畏懼,但是遇到孤苦無依的人卻具有同情救助之心。

孟子說:“無同情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羞恥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恭敬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無是非之心者,不可稱之為人。”人有報復心,人能對那些不能善待自己的人施以報復,這大約是顯示人類的嚴厲和人世的嚴酷的一個很重要的方面,人間的許多殺伐征戰,人類的許多冤冤相報的爭鬥,都由此而來。比如鄒國與魯國發生衝突,鄒國死了三十三個官吏,老百姓沒有一個去營救的,鄒國國君對孟子發牢騷,說這些百姓實在可恨。孟子卻對他說:“時逢災荒,在你的國中,百姓們年老體弱者拋屍荒野,年輕力壯者四處逃荒,而你的穀倉裡堆滿了糧食,庫房裡存滿了珠寶,你的官吏卻不向你報告,讓你開倉濟民。這等於是殘害百姓。曾參曾經說過:‘警惕啊,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將怎樣回報你。’現在,你的百姓終於得到報復的機會了!你有什麼可責備他們的呢?”

《莊子·讓王》中那位原憲就是那種“不憂患難,不畏權豪”的君子。

原憲住在魯國,家居方丈小屋,蓋著新割下的茅草;蓬草編成的簾子透亮,折斷桑條作為門軸,用破甕做窗隔出了兩個居室,再將粗布衣堵在破甕口上;屋子上漏下溼,而原憲卻端端正正地坐著彈琴歌唱。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