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1 / 4)

小說:菜根譚的智慧 作者:江暖

靜便空明,空明便能充實,充實便是完備。心神空明既象徵寧靜,由寧靜後再行動就無往而不得,無往而不宜。同時,心神寧靜便是無為,無為恬靜自然就安逸和樂,安逸和樂的人就不受憂患災難所困擾。當一個人內心非常安逸時,就能出現從容不迫的神態,這時考慮任何事情,就容易發現事理的奧妙,也就是最能找出“識心之真機”。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動靜合宜 道之真體

好動者雲電風燈,嗜寂者死灰槁木;須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氣象,才是有道的心體。

雲電風燈:形容短暫、不穩定。

嗜寂者:特別好靜的人。

死灰槁木:死灰是指熄滅後的灰燼,槁木是指枯樹,比喻喪失生機的東西。據《莊子·齊物論》篇:“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定雲止水:定雲是停在一處不動的雲,止水是停在一處不流的水,比喻極為寧靜的心境。

鳶飛魚躍:鳶,形狀如鷹。指極為寧靜中的動態。

心體:心就是體,古時以心為思想的主體。

一個好動的人就像烏雲下的閃電,霎時之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又像一盞風前的殘燈孤燭,搖擺不定,忽暗忽明。一個喜歡清靜的人,就像已經熄滅了的灰燼,已經喪失了生機的樹木。過分的變幻和過分的清靜,都不是合乎理想的人生觀,只有緩緩浮動的彩雲下和平靜的水面,出現鷂鷹飛舞和魚兒跳躍景觀,用這兩種心態來觀察萬物,才算是理想的境界,才是具有崇高道德心胸的人。

“靜”與“動”是矛盾的,對此老子有很多十分獨到而精闢的見解。老子認為世界上的“有”(萬事萬物)來源於“無”,“動”來源於“靜”,萬事萬物的源頭是“虛靜”,透過發生、發展又回到原來的“靜”,萬物都靜靜地守著自己的本性,默默地吸取大地的雨露,安享著各自天然的壽命,春榮冬枯,最後又回到天然的寂靜。因而“靜”是主宰和根本,“動”是現象或表象。一個人如果老是躁動不安,不僅一事無成,甚至不能儘自己的天年;一個國家如果老是動盪不安,政局長期不穩定,就會迅速走向滅亡。老子強調“靜”的思想給我們民族的影響非常深遠,從讀書、修養、武功到治國,我們都講究“以靜制動”、“寧靜致遠”。但在靜中又要看到動的一面,靜中隨時準備著順應向動一面的轉變而在動中不失其靜的本象。

滿腔和氣 隨地春風

天運之寒暑易避,人世之炎涼難除;人世之炎涼易除,吾心之冰炭難去。去得此中之冰炭,則滿腔皆和氣,自隨地有春風矣。

天運:指大自然時序的運轉。

冰炭:此為爭鬥的意思。

春風:春天裡溫和的風,此處取和惠之意。

大自然的寒冷冬天和炎熱的夏天都容易躲避,人世間的炎涼冷暖卻難以消除;人世間的炎涼冷暖即使容易消除,存積在我們內心的恩仇怨恨卻不易排除。假如有人能排除積壓在心中的恩仇怨恨,那祥和之氣就會充滿胸懷,如此自然也就到處都充滿極富生機的春風。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俗語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必須要通達人情事理,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也就是說要善解人意,瞭解對方的個性及好惡,諒解他的弱點,顧及他的自尊心。我們應該有耐心,有寬容和氣度。所以說,在待人問題上是積恩怨於心,還是“人我兩忘,恩怨皆空”,決定於人的修養。古代士人講究寬以待人,強調“恕”、“忍”,就是要求待人時“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使人際和諧,而自我怡然。做人當然不可無原則,提高自身修養的本身是為了以自身之德感化彼人之怨。如此就不會計較於個人的恩怨,不會陷入淹溺人際的苦惱,帶來的定會是和氣,是春風,是錦繡前程。

txt小說上傳分享

悠然自適 宜若平民

峨冠大帶之士,一旦睹輕蓑小笠飄飄然逸也,未必不動其諮嗟;長筵廣席之豪,一旦遇疏簾淨幾悠悠焉靜也,未必不增其綣戀。人奈何驅以火牛,誘以風馬,而不思自適其性哉?

峨冠大帶:峨是高,冠是帽,大帶是寬幅之帶,峨冠大帶是古代高官所穿的朝服。

輕蓑小笠:蓑,用草或蓑葉編制的雨衣。笠是用竹皮或竹葉編成用來遮日遮雨的用具。比喻平民百姓的衣著。

逸:閒適安逸。

諮嗟:讚歎、感嘆。

長筵廣集:形容宴客場面的奢侈豪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