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他們作為封建皇朝的統治者,本來對黎民百姓負有一定的責任,至少要讓百姓生活得像個百姓的樣子吧?可是事實卻全然相反,百姓生活得根本不像百姓了,那麼,那些尸位素餐的統治者還有什麼顏面高高在上?還有什麼顏面以“民上”自居?所以說,“人生無家別,何以為蒸黎”?這就是杜甫代表當時的廣大人民,代表那些深受戰亂禍害的百姓,作出的最憤怒的批判和控訴。古羅馬有一個詩人,叫尤維納利斯。尤維納利斯說了一句名言:“憤怒出詩人。”是什麼原因催生出好詩?是什麼原因產生優秀的詩人?是憤怒,是對於人間不平現象的批判精神,這樣才能產生優秀的詩人和詩歌作品。杜甫和杜詩就是這句名言的最好證明。
第八講 民生疾苦(4)
大家也許覺得我們的儒家一向主張“溫柔敦厚”,不主張激烈的批判,其實不是這樣的。孔子說過:“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說詩歌有四種重要功能,第四種就是“怨”。“怨”是什麼東西?就是埋怨的“怨”,抱怨的“怨”,怨聲載道的“怨”。可見孔子認為詩歌是可以表達人民心中的哀傷憤怨的,也可以表現人民的災難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痛苦,一言以蔽之,就是民生疾苦。在詩歌中描寫民生疾苦,是一個優秀詩人應該做到的。就中國古代而言,哪個社會沒有疾苦?哪個時代沒有社會不公?優秀詩人應該表現人民的疾苦,表達人民的憤怨,這正是產生優秀詩歌的源泉。杜甫正是這樣的詩人,所以杜甫具有一種特別高尚的道德力量,也具有一種特別強烈的批判意識。
說到這裡,也許有的聽眾朋友會問,那麼白居易的詩怎麼樣?我們都知道白居易寫的詩,特別是他的《秦中吟》,還有新樂府,像新樂府中最有名的《賣炭翁》、《杜陵叟》,這些作品已經選進中學語文課本,大家都讀過。白居易的這些詩對民生疾苦的描寫,對社會陰暗面的揭露,好像比杜甫更加尖銳,語氣也更加激烈。那麼白居易的詩是不是更好呢?我個人認為,白居易的詩是好,但還是比不上杜詩。就詩歌的藝術感染力來說,就讀者閱讀了這些詩歌所受到的感動的程度來說,杜詩是無與倫比的,白詩就稍遜一籌了。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杜甫在詩歌中同情黎民百姓,就經歷了這樣的情感流動過程。杜甫對於百姓命運的關懷,對於民生疾苦的描寫揭露,處處都有他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滲透在裡面,這樣寫出來的詩歌當然格外地真切感人。
杜甫本人在生活中遭受到種種的痛苦,然後他推而廣之,帶著同情心去體察別人的苦難。他的思維模式是:我這個官宦人家的人都這般痛苦了,平民百姓還怎麼活得下去呢?杜甫的許多描寫民生疾苦的好詩,都是在這樣的心態下產生的。在安史之亂爆發的前一年,杜甫離開長安到奉先去探親,寫了一首有名的長詩,叫做《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在長安流落了十年以後,杜甫已經一貧如洗了,他無力負擔妻子兒女在長安的生活,就把他們送到奉先縣的親戚家裡去寄養。那年冬天,杜甫到奉先縣去探親。沒想到他一回到家裡,就發現全家人都在號啕大哭。家裡發生了什麼事呢?原來他的最小的兒子餓死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男孩,沒有飯吃,活活地餓死了。一個當父親的人,看到自己的兒子活活餓死,當然會非常悲痛。杜甫說我怎麼能夠不悲痛呢?連鄰居都在為我悲傷哭泣啊!杜甫的偉大之處在於,他沒有一味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不能自拔,他的思想馬上轉移了,他想到了其他人。他想:不管怎樣,自己總算還是官宦人家的人。在唐代,像杜甫這樣的官宦子弟,祖父、父親都做過官的,他就享有某些特權,比如他本人可以不交租稅,也不用當兵服役。現在連杜甫這樣的人都這麼痛苦,那麼平民百姓就肯定更加苦不堪言了。所以杜甫又說:“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他默默地想起了那些失去土地的農民,還有那些長期戍守邊疆的兵士,他們所遭受的痛苦,不是比我更加厲害嗎?就這樣,杜甫始終在推己及人,他把自己對家人的愛,對家人遭受痛苦引起的悲傷,推廣到百姓那兒。即使有的詩裡沒有說到這一層意思,但這是杜甫描寫民生疾苦主題的共同心理背景。“三吏”也好,“三別”也好,都是在這樣的心態下寫出來的,所以特別感人。
這方面最典型的杜詩,就是那首有名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流浪到成都以後,在朋友的支援下,總算在成都的南郊建起了一座茅屋。深秋的一天,忽然颳起一場大風,把屋頂上的茅草颳走了。當天夜裡,秋雨連綿,屋子裡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