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為李亨為太子之日尚短,加上他一直不允許太子與朝臣來往,所以太子並沒有在朝中形成一股勢力。但玄宗之所以對與事者處置極重,一般均予處死,也是為了警告的太子和朝臣,讓他們斷了相結的念頭。

玄宗還改變了皇太子居住在東宮的制度。自東漢以來,東宮就是皇太子的代名詞。然而,玄宗東封泰山以後,不再讓太子居住在東宮,而是移居於皇帝起居所在的“別院”,改變了數百年來沿襲的舊制,這自然對李亨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李亨在如履薄冰中度過了自己的太子生涯。雖說是權臣屢屢發難,但如果不是唐玄宗態度曖昧,那些權臣如何敢對太子下手?在李亨的內心深處,對父親除了畏,還是畏,而如今,連一點點敬都沒有了。他永遠也忘不了愛妃韋氏出家為尼時哀怨的表情。那無辜而無奈的神態,時常刺著他的心,讓他終生不得安寧。

在這次西逃中,太子李亨越來越意識到,目前的時機對楊國忠極度不利,稍有不慎,便有大禍降臨到這個草包宰相頭上。可笑的是,那自以為是的楊國忠絲毫沒有意識到利劍就懸在頭頂,還整天對軍士呼來喝去,擺出一副宰相的樣子。不滿和憤怒寫在陳玄禮將士的臉上。這一切,自然落在了太子李亨的眼中。

快半夜時,逃難的玄宗一行到達金城館驛(今陝西興平),縣令和縣民也早逃走,但食物和器物都在,士卒才能夠吃飯。當時跟隨玄宗身邊的官吏中,藉機逃跑的人很多,宦吏內侍監袁思藝就趁夜色逃走了。金城驛站中沒有燈火,人們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的貴賤地混睡一起,皇室貴族的威風掃地以盡。

這一夜,從潼關逃回的王思禮趕上了玄宗一行。玄宗這才知道哥舒翰已經被俘,於是就地任命王思禮為河西、隴右節度使,命令他立刻赴任,收羅散兵,準備向東進討叛軍。

關於王思禮這一夜除了晉見皇帝外,還幹了些什麼,正史上沒有記載。然而,就是王思禮這個人,曾經極力慫恿主帥哥舒翰殺掉楊國忠以謝天下,甚至主動請纓要求親自動手。而楊國忠早知道密謀一事,之後一定會設法謀害王思禮。王思禮心中也非常清楚這一點。到了這個時候,王思禮對楊國忠的切齒痛恨,就從以前的為天下人請命而轉變為自保。王思禮進出金城,勢必要遇到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種種的證據表明,這二人必然就楊國忠的話題有過秘密交談,也許還談到具體對付楊國忠的計劃。一些野史甚至繪聲繪色地記錄了王思禮與陳玄禮的對話,並認為太子李亨的親信家奴李輔國也參與了這次秘密會談。就在王思禮離開的第二天,以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為首,發生了兵變,從而讓默默無名的馬嵬驛成為千古名地。

四 夢斷馬嵬驛(1)

走走停停中,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十四,玄宗逃難的隊伍到了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縣西。嵬,音wei維),隨行的將士又餓又累,心中越想越氣:好好的長安呆不住,弄得到處流亡,受盡辛苦。想到楊國忠專權誤國,致使他們受苦,就怨恨異常。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決定殺掉他以平民憤。陳玄禮有此心思,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及安祿山反,玄禮欲於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舊唐書·卷一百零六·陳玄禮傳》)。只是陳玄禮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下手。“至馬嵬,軍士飢而憤怒,龍武將軍陳玄禮懼亂,先謂軍士曰:‘今天下崩離,萬乘震盪,豈不由楊國忠割剝氓庶,朝野怨諮,以至此耶?若不誅之以謝天下,何以塞四海之怨憤!’眾曰:‘念之久矣。事行,身死固所願也’”(《舊唐書·卷一百零六·楊國忠傳》。然而,畢竟事關重大,陳玄禮決定動手前還是心有顧慮,於是就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想事先取得太子李亨口頭上的支援,尋找到一座大靠山。然而,“太子未決”(《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八》)。

這裡要特別提一句,陳玄禮為玄宗最親信的心腹。陳玄禮初任果毅都尉,與當時還是藩王的李隆基交好,並跟隨李隆基起兵除韋后。玄宗在位期間,陳玄禮一直宿衛宮禁,備受信任。陳玄禮為什麼在動手殺楊國忠前,還要特別徵求太子的意見呢?這件事是非常微妙的。李亨當了多年太子,不但沒有一天有過實權,還一直生活在宰相的傾軋重壓下,生命都沒有保障。太子李亨與楊國忠是生死對頭,陳玄禮不是不清楚這一點。這隻能說明,太子李亨事先就除掉楊國忠一事與陳玄禮有過交流。而當陳玄禮真的來徵求意見時,太子李亨表面上並沒有表態,以他的微妙身份以及對玄宗的畏懼,他也不可能表態,只能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