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1 / 4)

守裴敦復、北海太守李邕、著作郎王曾等皆結為好友。李邕性喜豪侈,不拘小節,任職期間縱求財貨,馳獵自恣,多次因貪汙被人告發,屢遭貶斥,但才藝出眾,人爭睹其風采。他擅作碑頌,精於書法。許多人手持金帛拜訪,只為求取他的文章和書法。

。 想看書來

三 倉皇出逃的大唐天子(5)

丈人杜有鄰和女婿曹柳勣性情大不相同,杜有鄰接受不了曹柳勣的輕傲狂放,而曹柳勣則譏笑杜有鄰的迂腐膽小。這樣,二人積怨越來越深,甚至相互仇視。有一天,為了一件小事二人又爭吵起來。杜有鄰憑藉自己的長輩資格,狠狠地訓斥了曹柳勣。曹柳勣一貫心孤氣傲,一氣之下,他就寫了一篇誣告狀,訴狀剛好落到李林甫的手裡。

曹柳勣狀告杜有鄰的罪名是“亡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這項罪名很重,宰相李林甫藉口案情重大,直接由其委派人員審訊。曹柳勣告發丈人杜有鄰,起因簡單,不過是挾怨報復,誰知事情被李林甫揪住不放,將李邕、王曾等一批人都牽扯進去,最後太子李亨也被牽連進來。玄宗聽說涉及太子,立即令京兆府會同御史臺官員審問。案情很快明朗,原來都是曹柳勣搞鬼。但李林甫授意手下指使曹柳勣誣告,先將案情擴大,又引李邕作證,使案情一下子擴大到地方官員,大有廢太子李亨於朝夕之勢。

玄宗有鑑於祖母武則天之後朝政動盪,所以保持了謹慎的態度。但他對下級官員的告密未加寬貸,因曹柳勣、杜有鄰等與皇室有親戚關係,特予免死,判杖決,貶往嶺南。但執行杖刑的過程往往因人而異,在李林甫授意下,杜有鄰、曹柳勣均在重杖之下喪命,積屍大理寺,妻兒家小流徙遠方。由於牽連出李邕,李林甫特命人奉敕往北海將其杖死。李邕時年已70多歲。之前曾經有人對李邕說:“君如干將、莫邪,難與爭鋒,然終虞缺折耳。”(《資治通鑑·卷二百一十五》)想不到果然應驗。

杜有鄰一案使太子李亨十分不安,他眼睜睜地看著岳父等人冤死卻無可奈何。命運常常會捉弄人,有時甚至是非常殘忍。李亨非常喜愛杜良娣,卻不得不解衣避火。他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無私,即派心腹宦官李輔國去宣佈他與杜良娣離婚的決定。杜良娣被遷出東宮,廢為庶人。此時,杜氏家人已是死的死,流放的流放,境遇十分悽慘。據野史記載說,李輔國揣摩到太子不能忘懷杜良娣的微妙心思,悄悄為無家可歸的杜良娣做了一番安排。這雪中送炭的舉止令太子李亨格外感激,以致太子當了皇帝后,立即賦予李輔國至高的權力。

兩次大案,兩次婚變,太子李亨身心蒙受了巨大的創傷,精神受到極大的刺激,逐漸變得神色萎靡,形容枯槁。有一次,太子入宮覲見,玄宗發現尚未到中年的兒子已經有花白的頭髮,顯得蒼老而憔悴,彷彿已經進入暮年。玄宗非常震動,到底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不免產生了幾絲惻隱。太子退出後,他向高力士聞詢太子的情況,高力士如實說了朝廷上的一些針對太子的情況,並大力讚賞太子亨的仁孝與謹慎。玄宗聽了若有所思。

之後,玄宗為了安慰太子李亨,給太子李亨安排了一次新的婚姻。從這件事上看,玄宗即使不滿意太子,但也還沒有廢除太子的心思,這大概是太子能在李林甫的幾次構陷中都死裡逃生的真正原因。

太子李亨續娶的張氏是一位很有背景的女子,她就是後來那位干政的張皇后。張氏出身國戚之家。祖母竇氏是玄宗母親昭成太后(即睿宗之竇德妃,睿宗復位後被追封為昭成順聖皇后)的親妹妹。玄宗小時候,母親竇德妃無故失蹤(其實是被武則天暗中處死),屍骨無存,是這位竇姨撫養他長大。因此,玄宗一直對竇姨懷有特殊的感情,登基後立即封她為鄧國夫人。竇姨的5個兒子也都封為高官,最小的兒子張去盈還娶了玄宗的女兒常芬公主。

然而,李林甫對太子的態度卻依然如故,一心要除掉太子而後快。玄宗對李林甫的所作所為聽之任之,可見他內心深處,還是對太子不放心。

不久,李林甫病死,李亨少了一個最大的對手。可惜,太子李亨還沒有高興多久,楊國忠繼任宰相,仍舊是太子李亨的死對頭。此後,李亨與楊國忠之間長期明爭暗鬥,表面貌似平靜,實則險象環生。這種狀況,一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才有所改善。一直有一種說法,馬嵬驛兵變受到了太子李亨的暗中支援。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三 倉皇出逃的大唐天子(6)

從根本上說,玄宗對權臣好幾次誣陷太子的事並不相信,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