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鸞野十三絕》最快更新 [aishu55.cc]
平頂山山頂,日頭西墜,天邊燒紅的雲霞豔豔滾滾,晚鴉鼓譟,紅葉亂舞。
松寮隱僻。
窗前一片空地,紅楓鋪就滿地赤色,露天設著六張小條案,六隻蒲團,蒲團上斜頭歪腦坐著一個小豆丁。
這小豆丁就是熒悔,短髮齊耳,粉雕玉琢。
右手執一隻筆,搖搖晃晃,艱難寫完九張大字,一陣小旋風似的捲起就往屋內跑。
竹榻上盤坐著一個鬚髮皆白的老頭,在條案前塗塗畫畫,赫然一張美人春睡圖。
小熒悔啪地將九張大字拍在畫軸上,氣勢凜凜請師傅過目。
雲徽上人默不作聲將那黑乎乎一團歪扭從美人面上移開,兩條下垂的花白長眉呼呼亂翹。
拎起一張,頭疼。
再拎起一張他示範書寫的那個端正墨字,兩相對比,更頭疼。
他一生風雅,晚節竟要毀在這個小豆丁上。
熒悔打眼一瞧,師傅這副形容一看就是要從雞蛋裡挑骨頭,從大字裡找毛病,立刻先用一個問題止住這不妙的勢頭:“師傅,我為什麼叫九?”
果然,雲徽上人眼睛從字上移開,捋捋白鬚,聲音蒼老卻中氣十足:“須知你前頭有五個師兄。”
小熒悔等了一會,暗暗思忖,師傅果然老了,按序齒她也該叫小六才是。
不過此時她並不欲戳穿這點,萬一師傅緩過神來真給她改了小名,描大字時又該多費兩分心神。
九字就兩筆,劃拉一比,彎彎曲曲畫條彎蛇,就成了,六字無端多了兩筆,且講究個上下格局,她何必在這些末小節上勞煩師傅他老人家。
孝順師傅是平頂山的優良傳統,她打算貫徹到底。
正準備悄悄溜出門,師傅的聲音在耳旁響起。
“雖說你前頭有五個師兄,然院裡的鵝、缸裡的龜、塘裡的那尾魚皆是師傅塵緣心起,收入門下,故而你行九。”
“哐啷”一聲,熒悔被門檻絆了一跤,磕掉了兩顆門牙,倍受打擊。
不過很快就抖擻精神,平頂山有規矩,換牙就是大孩子,可以開始習武了,高高興興地捧著兩顆門牙去找大師兄。
用兩顆牙,換了一柄小木劍。
這年,熒悔五歲。
*
在她九歲時,五個師兄只剩下兩個,遺憾的是,三四五師兄是三胞胎,她還沒能分得清三個師兄究竟誰是誰,他們在一日下了山之後,就沒有回來。
後來,山上多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土包,豎著三塊一模一樣的碑,碑上什麼也沒有刻,遺憾的是,她還是沒能分清三塊碑究竟是哪個師兄。
大師兄說他們死了,原來死了就會變成冰冷的碑,變成遺憾。
熒悔不想下山,熒悔想長長久久在山上。
九歲時,她已經能將這柄小木劍挽出最漂亮的劍花,將師傅院子裡那顆婀娜迎風的石榴樹打得顫晃,掉下來的石榴砸在她的頭上。
熒悔扒拉兩顆,一顆藏袖子裡,一顆孝敬給師傅,師傅笑眯眯地接了,一條游龍影倏爾朝她捲來,熒悔後翻掠走,差點為一顆石榴祭了這條游龍鞭。
下山時還在感嘆,難為師傅他老人家發須花白,還能將一條鞭子舞得虎虎生威。
聽說人倒黴時喝涼水都會塞牙縫,熒悔倒不知道喝水塞牙縫是個什麼樣的感受,但她很快就知道了人倒黴時該是什麼樣的。
平頂山極高,天邊煙霞滾著金邊,抬手可觸。
腳下雲海滾滾,一條石階蜿蜒向下,兩旁老松僂背而立,時有巨石,她從山頂走下,半山腰的石階上多了一塊石頭子。
熒悔心裡有些傷懷,沒注意到,腳下被石頭子絆了一跤,袖裡石榴砸地,露出半截鮮美齊整的石榴籽,卻還咧著嘴骨碌碌地往下滾,熒悔一個猛子撲過去,和石榴一道骨碌碌地滾下了山道。
撞翻了一雙暗赤色靴子。
熒悔想,這不是山裡人,山裡人都和她一樣,穿的是灰底布鞋。
這是她和殷翊的第一次見面,她帶著滿身塵土,撞倒一個小少年,兩人一起骨碌碌地滾到了山門口。
熒悔記得,初遇那日,他的眼神尤其亮,尤其黑,翻白眼時尤其有神彩。
那時他壓在她身上:“哪裡來的小丫頭?”
熒悔一腳把他踹開:“我不是小丫頭,我是山上的小神女。”
多年以後熒悔想起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