姻語秋先生這才從京裡找了個鏢局去接姻老太爺。”
太后娘娘有些意外,皇后娘娘也驚訝地道:“原來是這樣,姻老太爺怎麼會突然進京來?”
琳怡搖頭“妾身也不知曉。姻老太爺從福寧早就啟程了,只是路上病得重了也就耽擱下來。”
太后娘娘仔細地聽著。
琳怡接著道:“聽姻語秋先生說,姻奉竹公子這些年在家中寫了本《律疏》。姻老太爺進京大約是跟這本書有關。”
皇后娘娘看向太后娘娘“《律疏》?”
律疏一般是對當朝律法的詳解。也就是說姻家還是有報國之心。
琳怡道:“妾身這些可從來沒敢說給旁人聽,那些關於姻家的流言更不知是從何而起。”
康郡王妃剛才說的這些。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沒聽到過隻言片語,若是康郡王妃四處亂說,這些話卻藏的這樣嚴實。
皇后娘娘道:“傳言本來就不可信。”
有心人什麼話不能利用?陳家和姻家的關係本就容易生閒話……
琳怡用絹子抹眼角“前些日子妾身給皇后娘娘做藥,外面還傳妾身和郡王爺不合……妾身的孃家也十分擔憂,妾身的祖母還因此焦慮病了,妾身是有口難言……有些話深了不是,淺了也不是,不知道怎麼解釋才好。”
深了不是,淺了不是。這話是像說內宅。
雖然說內宅不能攙和政事,但是有多少官員是因後院起火毀了前程。前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就因提前將朝廷欲任命的總兵官人選洩露給了夫人,夫人又在內宅宴席上傳開,皇上得知龍顏大怒,才會將掌院學士免職。
這件事曾鬧得沸沸揚揚。
康郡王妃生在勳貴之家應該知曉這裡面的厲害。
在朝為官嘴要嚴,當家主母也不能含糊。
話說到這裡。女官進來稟告“太后娘娘的軟轎到了。”
外面的儒生已經被清開。
伺候太后娘娘的內侍忙去安排暖轎。
太后娘娘臨起身之前看向琳怡“你小小年紀也是不容易……不過你也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