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
齊三小姐這樣一說,旁邊的幾位小姐都來瞧。
琳怡仔細地看這隻香包,和她之前的系法不同,但是也將魯班鎖緊緊綁在一起。
比她系的更簡單,怪不得不用穿過所有豁口,她之前竟然沒有想到。
“你的法子比我的好……”琳怡將百福結開啟又重新系了個結,這下子將所有豁口都穿在了一起。
齊三小姐看著不由地撫手,“要是我和妹妹也打不出這樣的結子來呢,其實這裡有個妙處,還是……”
齊五小姐咳嗽一聲,齊三小姐才止住了話,親暱地拉起琳怡,“好妹妹快教教我這個香包怎麼做,我也想多做幾個來。”
小姐們都聚過來聽,琳怡將法子講了一遍。大家都覺得有趣,搶著看魯班鎖做的香包。
從前大家聚在一起很快就辦詩會、畫會,這些正是琳芳的長處,現如今大家卻都去看琳怡的香包,琳芳空站在一旁反而插不進話去,不由地皺起眉頭,本來是高雅的宴會,卻讓琳怡那些小玩意兒攪得不得安寧。
幸好還有幾個人對那香包不感興趣。
琳芳就提出要做詩會。
琳怡耳邊隱隱傳來冷聲冷語,“你不是跟她一樣都是陳家的小姐?”
琳芳還沒有回答。
那邊兩個人已經走開。
琳怡順著聲音望過去,只見一個杏色褙子的小姐和一個青色褙子的小姐走開了兩步。
“別理她們,”齊三小姐笑著在琳怡耳邊道,“那是兩位御史臺家的小姐,傲氣的很,上次我們父親被御史彈劾,她們見到妹妹和我也跟見到罪人似的。”
被彈劾。
難不成是因為父親的事?
第二十三章 安排
因為父親要被御史彈劾,所以兩位小姐不屑與她來往?
她記得父親就是從現在起被言官彈劾,卻沒想到真的在鄭家遇見言官的家眷。
長房老太太是不是知曉這個所以才帶她過來?
兩位御史家的小姐眼看是故意冷落她,難不成她要向琳芳一樣主動靠過去?和御史的家眷有來往,這樣做說不得能改變父親如今的狀況。前世父親出事後,蕭氏常說若是認識京裡的重臣,至少能上門求人幫忙。
琳怡低頭思量,一切如果真像蕭氏想的這麼簡單那就好了。
父親在福寧的事是有人早就預謀好的,除非有人站在她們這邊。琳怡輕輕捏著手裡的絹子,她們全家此時此刻只能依靠旁人。
救父親不是容易的事。
琳怡挪開視線,接著和齊家兩位小姐說話。
……
看左右沒人注意,齊五小姐笑道:“上次妹妹送來香包,我和姐姐開啟了卻系不上,最後求了哥哥,誰知道哥哥也沒想出法子,還是第二日去國子監之後才拿回了這樣的系法。”
拿香包去國子監?
“不知道什麼時候父親知曉了這件事,說哥哥玩物喪志,我和姐姐過去才解了圍。”
齊五小姐嘆口氣,“父親對哥哥就是管教太嚴,從國子監回到府中就關在書房,有一日懈怠就要被訓斥。”
齊三小姐道:“誰叫今年就是秋闈考。父親說林家大郎不在國子監讀書說不得也能取頭籌,哥哥這般要是落第就不必再進家門了。”
父親雖每日督促衡哥讀書,卻也是先生講課那幾個時辰,先生一走衡哥就放任自流,就是這樣衡哥有時還抱怨課業太緊。父兄說話時總是羨慕書香門第家,從小就能請到最好的西席,現在聽齊家小姐這樣一說,書香門第家的公子真是不易。
大家說著話,鄭家下人端上來各類果子、點心和梅子酒,鄭家幾位小姐也來作陪,琳芳急忙問起郡主的獨女鄭七小姐。
鄭二太太的小女兒鄭五小姐笑道:“七妹妹身子不舒服就不出來了,我們陪著各位姐姐妹妹,前院在蹴球我們不好過去瞧,不過可以讓人過來鞭陀螺、踢花毽。”
聽到蹴球后院小姐們眼睛都亮起來,只是前院不是閨閣小姐們去的地方。
鄭四小姐又提辦詩會,尋了家裡的樂娘彈琴,大家傳絹花,花落誰手裡,誰抽一支花籤,照上面的寫詩還要喝杯蜜酒。
雖說蜜酒不大醉人,可是免不得有人因好喝貪了兩杯,鄭家小姐怕喝醉了客人,就叫來丫鬟、婆子大家一起去花園裡看風景。琳芳是第一次來鄭家,想要圍著鄭家小姐熟絡,卻究竟比不上與鄭家常來常往的小姐們,琳芳很快就垂頭喪氣地被擠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