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3 / 4)

小說:心理操縱與反操縱 作者:炒作

犯罪就會滋生。這就是凱琳著名的“破窗理論”。

換句話說,當我們置身於一個異常優雅整潔、地面非常乾淨的環境中的時候,環境的優美就會給我們一種不自覺的提示:這裡不能隨地吐啖,不能隨手亂丟紙屑皮殼。但是,如果有人丟了廢紙,且沒有人來及時清掃掉的話,對於其他人可就能會產生一種暗示:原來這裡是可以丟廢紙的,丟的愈多對後來者來說就愈有一種縱容感。接下來的事情就可想而知,可以說很快這裡就會成為一個大垃圾箱。其實,人的心靈就如這樣的一座整潔美麗的大樓,如果當初有了一扇窗子的玻璃破了得不到及時的維修,那麼,久而久之,這座大樓就有可能變得千瘡百孔……

破窗理論給我們的的啟示是:環境具有強烈的暗示性和誘導性,必須及時修好第一個被打破玻璃的窗戶。這在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中都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千萬不要因為我們個人的粗魯、野蠻和低俗行為而形成“破窗效應”,進而給別人帶來無序和失去規範的感覺。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平時一直強調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就不僅僅是一個空洞的口號,它決定了我們自身的一言一行對環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破窗理論的本質是主張建立一種防範和修復“破窗”的機制,亡羊補牢,並嚴厲懲治“破窗”者。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永遠“窗明几淨”,無失敗之憂!

★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

“破窗理論”體現的是細節對人的心理操縱效果,以及細節對事件結果不容小視的重要作用。事實證明“破窗理論”也確實能夠指導我們的生活,在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中也都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所以,為了防止“破窗效應”,應該及時矯正和補救正在發生的問題,以避免引起更大的損失。

紐約市交通警察局長布拉頓受到“破窗理論”的啟發。他在給《法律與政策》雜誌寫的一篇文章中談到:“地鐵無序和地鐵犯罪在80年代後期開始蔓延。那些長期逃票的、違反交通規則的、無家可歸罵街的、站臺上非法推銷的、牆壁上塗鴉的……所有這些加在一起,使得整個地鐵裡瀰漫著一種無序的空氣。我相信,這種無序就是就是不斷上升的搶劫犯罪率的一個關鍵動因。因為那些偶然性的犯罪,包括一些躁動的青少年,把地鐵完全看成可以為所欲為、無法無天的場所。”

布拉頓採取的措施是號召所有的交警認真推進有關“生活質量”的法律,他以“破窗理論”為師,雖然地鐵站的重大刑案不斷增加,他卻全力打擊逃票。結果發現,每七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每二十名逃票嫌疑犯中,就有一名攜帶武器。結果,從抓逃票開始,地鐵站的犯罪率竟然開始下降,治安大幅好轉。

1994年1月,布拉頓被任命為紐約市的警察局長,就是因為他對“破窗理論”的出色闡釋。而布拉頓開始把這一理論推廣到紐約的每一條街道、每一個角落。他指出,這些小奸小惡正是暴力犯罪的引爆點。因為針對這些看來微小,卻有象徵意義的犯罪行動大力整頓,結果帶來很大的效果。

“警局的最高領導居然要關心街頭那些‘毛毛雨’犯罪,這在紐約市是史無前例的的,甚至在整個美國絕大多數警察局也是史無前例的。”馬里蘭大學政策研究專家沙爾曼感慨地說。

在“破窗理論”的指導下,紐約市的治安大幅好轉,甚至成為全美大都會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人們把這個龐大的都市幾十年來從沒有過的嶄新氣象都歸功於布拉頓,功高震主,1997年3月,布拉頓被當初任命他的紐約市長朱利安尼請出了警察局。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保持好品性,不要讓壞習慣滋生

所謂“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正所謂防微杜漸,及時修復被打碎的第一塊玻璃,將改變周遭所有人的心理。

英國有一家規模不大的公司,極少開除員工。有一天,資深車工卡特在切割臺上工作了一會兒,就把切割刀前的防護擋板卸下放在一旁。沒有防護擋板,雖然埋下了安全隱患,但收取加工零件會更方便、快捷一些,這樣卡特就可以趕在中午休息之前完成三分之二的零件了。

不巧的是,卡特的舉動被主管懷特逮了個正著。懷特大怒,令他立即裝上防護板,並聲稱要作廢卡特一整天的工作。

次日一上班,卡特就被通知去見老闆。老闆說:“你是老員工,應該比任何人都明白安全對於公司多重要。你今天少完成了零件,少實現了利潤,公司可以在別的時間把它們補起來,可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