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理由認為男孩缺乏正面情感是不容忽視的情況,最明顯的就是這樣的男孩不能全方位地體驗生活帶給他的一切。而且,考慮到正面情感在綜合過程中的角色,正面情感是獲得平衡不可或缺的。男孩如果缺少了正面情感,就只能體驗負面的那一半了——恐懼得不到安撫;發怒而不被理解;掃興多於樂觀;絕望中看不到希望。
情感表達對男孩的好處
簡單地說,辨識並表達(練習)正面和負面情感給男孩帶來的好處有:(1)釋放生理緊張以避免出現身體症狀;(2)釋放心理緊張以避免心理扭曲,例如失讀症(一種不能用語言表達感受的症狀)、壓抑、焦慮和行為失調;(3)提供了把想法和情感綜合起來的機會;(4)提供了讓正面情感和負面情感平衡的機會;(5)避免男孩的情感消失或潛藏起來——以後仍會以其他形式出現。
情感表達需要的“勇氣”
吸吮手指、哭鬧、前後搖晃、體育鍛煉和談話,這些有什麼共同之處?答案:他們都是情感表達的形式。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說,這都是為了更好地感受。所涉及到的部位都是那些生理和心理密切聯絡起來的部位。
生理學和情感感受:重溫一下
吸吮手指和搖晃至少有一點共同聯絡:都和迷走神經有關。當迷走神經接收元受到這兩種行為刺激時,血壓和心率會降低。這種生理反應被稱作“迷走神經調諧”(卡特茲和戈特曼 1995年)。迷走神經把大腦的訊號傳遞到心臟、肺臟、胰腺、腎臟和大腸,很不尋常的軌跡!迷走神經是體內少數涉及眾多器官的神經之一,它還調節腎上腺和腦灰質的聯絡,阻斷向身體各器官提供腎上腺素,以便讓身體恢復平靜。有意思的是,近來的實驗發現迷走神經是處理心煩意亂,特別是沮喪情緒的中心。
自我撫慰
男孩有必要學會自我撫慰技巧,刺激迷走神經調諧至少是一個讓自己平靜下來的辦法。迷走神經的一個終端可以透過用口腔的上部後方部位吸吮得到刺激,吸吮手指似乎能夠強化迷走神經調諧,(這可能是孩子們即使早已扔開奶瓶,但仍喜歡吸吮手指的原因。)搖晃也能加強迷走神經調諧,所以就不奇怪家長抱著小孩的時候總是不斷地搖動了,而且小孩也喜歡搖晃。
與此相仿,哭鬧的情感表達也是一種自我撫慰,它可以減輕身體反應並透過降低引起過激反應的類固醇激素來實現平靜。所以哭能夠減少皮質醇,在這種方式下,哭能夠讓一些孩子避免極端的和失控的行為。不過,由於男孩早就學會了不哭,所以不太容易推行這種應對方法。
體育鍛煉和談話
體育鍛煉和談話是最被社會接受的兩種情感表達形式,是駕馭情感和自我撫慰的健康方式。別以為體育鍛煉和情感的關係不大,體育運動似乎有著生理學意義上的震驚效果。男孩參與體育活動並不稀奇,但並不是任何需要的時候都獲能得生理排遣的機會。
談話是最簡便的、最為社會所接受的情感表達方式,它能讓你消除緊張、排遣憂傷、化解怒氣以及從失望或其他不幸的情感中恢復過來。不過對男孩來說,談論情感會冒犯“同流規則”。
在不同的年齡段,大多數男孩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哭鬧、吸吮手指、搖晃身體、做踢打動作、體育活動或與人交談。男孩會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場合做出不同的情感表達及應對方式。在第五章和第六章將會看到,外界的同情理解和牴觸對抗是影響著男孩情感表達方式的兩大因素,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情感控制能力。
情感調節
“情感控制”這個說法,指的是在面對強烈的負面或正面情感時,能很恰當地做出一系列必要反應的能力(格羅斯和利文森 1997)。簡言之,就是能把情況處理好。對男孩來說,這往往表現為玩過一個激烈的遊戲之後冷靜下來去做習題;想起忘了做家庭作業了仍能很平靜地去上學。角色意識很好的男孩儘管帶有強烈的情緒仍能很好地控制住自己。
男孩及其情感表達(4)
下邊的兩個例子分別講了兩個男孩如何以健康的方式控制情緒。無須贅述,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把正面和負面情感埋在心底或使之消失,恰恰相反,他們可以從中學會如何感受情感、解決情感,並很好地完成課內課外的事情。
查爾斯
都13歲了,查爾斯仍然習慣於在心煩的時候吸吮自己的大拇指,已經上了中學的他從不知道其他讓自己平靜下來的方法。(在前邊的內容中,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