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嫌疑,不然不會做得那麼絕。
然而一切已晚,高拱回閣後,成為了實際上的首輔,海瑞雖已有“反戈”之舉,但舊賬不可能一筆勾銷。三個月後,言官們剛剛對海瑞提出異議,海大人的官帽子就保不住了。整治徐少爺的事,由高拱自己接過來做了。
後來張居正秉政,終身未啟用海瑞,除了嫌他操切太過之外,對他在“反戈”中的薄情寡義無法原諒,恐怕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那麼張居正在隆慶前期,是不是光顧著固寵保位了呢?否。資料證明,在幾場大混戰中,他都在關鍵的時刻,起了關鍵的作用,有時參預得相當之深。
他的某些行為,顯然與“君子坦蕩蕩”不符,或密謀於室,或吹風於耳,都或許有之。各類史書、筆記上記載得很多,這裡也不必避諱。但從他入閣以後力圖有作為這一主線來看,在登上首輔之前的這些機巧,實算不得大罪大愆。
並且,我個人認為,正史或筆記上所說的,張居正“構陷”、“投隙”、“鉤隱”、“乘間”,十之八九可能都是子虛烏有。
下面我們來簡單梳理一下,他在“隆慶混鬥”中倍受人指責的幾個小動作。
先是高拱與徐階酣鬥被言官圍剿時,沈德潛《萬曆野獲編》說,張居正作為徐階的門生,“為之調停其間。慫恿高避位。”意思是高拱中了張居正的招,不戰自退。[霸氣 書庫 ·電子書下載樂園—wWw。QiSuu。cOm]
可是,高拱一走,內閣無為的狀態將無限制地拖延下去,這於張居正究竟有何好處?
我認為此事即使有,也無可非議。高拱那時被朝中當要津者和言官們集體抵制,已無轉身的可能,硬挺下去,恐怕連隆慶也將不知如何措置。如果張居正確實勸過高避開,那也是出於理性的考慮。聯絡他此前不願為徐提供攻擊高拱的炮彈,完全可以推論,勸說高拱暫避鋒芒決沒有什麼禍心,前後兩個行為的動機是一樣的——不願意見到高拱遭受更大打擊。
如果說這樣做是為了向徐階討好,那麼我以為,以張居正與徐階的親密關係,張已無須以這類行動再去拍徐的什麼馬*。
勸高拱“走為上”,不過是張居正憑本心做了一件對朋友有利的事。
其次在徐階的離開上,王世貞《國朝獻徵錄》上說,徐階被隆慶冷落、不得已上疏求歸時,“張居正不欲階久居上,且與拱有宿約”,於是就秘密告訴大太監李芳,說徐階這次是真的不想幹了,由李芳向隆慶遞話,導致徐的求去被批准。然而正史及其他筆記的上,並無此事的證據——王世貞是如何得知這些機密的?
徐階在內閣固然是壓了張居正一頭,但他走後,仍然有李春芳、陳以勤排序比張居正高,那麼驅徐的意義又何在?如果說“驅徐”是實現“迎高”的宿約,那麼這兩件事相隔一年零四個月,似乎又不太可能有這種因果關係。王世貞在這裡,恐怕又在想當然耳。
再者就是趙貞吉被高拱驅逐,在明末和現代,都有人說是張居正挑撥所致。這倒是唯一能找到一點點事實的說法。也就是這其中透露了,在趙、高之爭中,張居正的傾向非常明確。他為高拱出過主意,打過氣,都有可能。當時兩人已經處於聯手狀態,行動默契也不足為怪。
之所以張居正要擁護高拱,前面已經講過,是因為兩人治國的理念相近。而就閣內的權力來講,驅走了眾人,高拱也未見得能給張居正以更大的空間。從後來的事情發展看,張居正完全知道這個道理。
而趙、高決戰的原因,是由隆慶要整治言官而引發。沒有這個觸動雙方重大利益的事情發生,兩人也不可能激化到這個程度。趙貞吉其實是被隆慶本人逼走的。說是因張居正進讒言、挑撥離間所致,無乃欲加之罪乎?
還有更極端者,沈德潛言之鑿鑿地說:“蓋隆慶一朝,首尾六年,與江陵同事者凡八人,皆以計次第見逐。”把責任全都歸到張居正一人身上。
我倒有些不明白了:張居正一個一個、沒有原則地驅逐人,難道他會感覺很好玩?
我看,張居正之所以遭非議,是因為只有他一個人未被驅逐過。這又是一個“楚人無罪,懷璧其罪”的事例。
張居正沒被驅逐的真實原因,我以為,是由於他在內閣中當時的權力資源最小。大樹徐階已經倒臺。他的裕王舊人身份,在內閣也沒有什麼可依侍的,因為就連淡泊內斂的陳以勤,在裕邸的資格都比他老得多。大太監李方本來可以做他的一個後盾,但可惜後來已經失勢。甚至在他之後入閣的殷士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