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保。馮保伺候了他們母子倆很長時間,深得信任。
所以,她才毅然決然把馮保破格拔起來,“同受顧命”,賦予他極高的權力。
她要藉此鎮住群臣。
外廷卻想不到這麼多,只覺得祖宗之法怎麼就給顛覆了?對於宮內作出的這個決定,都“聞之甚駭”,紛紛說道,閹人怎麼能參與顧命?若要顧命的話,也得是皇帝親口說,馮保他自己擬詔怎麼能行?
情與法,在此短兵相接。
高拱,這位百官之領袖該怎麼來接招呢?
我們來替他參謀一下。對壘的兩方,首先挑起爭端的,應該說是李貴妃與馮保一方。
坐中軍大帳的,是李貴妃。在她一生中,再沒有其他任何時刻,需要她像今天這樣來干預朝政。她固然是皇帝的生母,但和平常人家一樣,僅僅是“庶母”。在她上面,有名正言順的皇后,永遠在名義上壓她一頭。而在實際上,也存在著壓她一頭的可能性。甚至,還有更可怕的後果,那就是皇后可以利用某種機緣,一刀切斷她與兒子在政治上的紐帶,使皇帝的權力完全與她無關。
因此她要奮起,要保持住與血緣一樣重要的政治血脈。馮保就是她選擇的主將與先鋒官,
而若想讓馮保賣命,只需給這個內廷二把手一個他夢寐以求的東西,就成了。那東西給誰都是給。對貴妃來說,先帝死了,換一個自己熟悉的人做總管家,且能大力維護自己在後宮的至尊地位,又何樂而不為?
此時皇帝還小,遠談不上親政,皇權實際上是落在了寡婦手裡。中國古代的帝國制度上,永遠會有這麼一個漏洞,任何英明的皇帝也沒辦法糾正。寡婦太后沒有執政經驗,擔心勢力單薄,就會引入外戚干政。限制了外戚之後,起用宦官,又引起宦官干政。為了打壓宦官,又導致權臣跋扈,嚴重的還要篡位,總之是亂糟糟——沒有誰能真正管得好你們皇家的事。
陳皇后由於性格的關係,沒有野心。這倒減少了問題的複雜性。這個倍受先帝冷落的皇后,今後有一個情同姐妹的貴妃罩著她,不給她難堪。她也就心滿意足了。這決定了她基本成為了貴妃的同盟軍,對貴妃的崛起予以預設。
至於上竄下跳的馮保,嚴格來說,只是個角色。他雖然也有慾望,但這個慾望是在與貴妃的慾望方向一致以後,才能實現。而且,他升掌印太監是依例早該實行的,即使在此期間躍升,也並不為過。
他們各自都有可以讓人理解的動機。
這一夥,唯一公然違規的地方在於,將太監列入了顧命行列。
這一點,高拱後來咬死了是出於馮保擅自“矯詔”。私怨矇住了他的理性。這詔不僅是李貴妃參與“矯”的,而且隆慶肯定是同意了的。可以仔細看看託孤那天的全過程。有據可查,讓馮保參與顧命,隆慶完全知道,甚至可能就是隆慶的意志。動機何在?是為了將來制約高拱?是為了讓內廷在他死後能有個強人來治理,以免發生混亂?還是什麼?不得而知。
原因,亦是千古迷團。
但,要注意,即使宮內的一夥違背了祖制,也只是間接在向外廷挑戰,而並不等於直接宣戰。由高拱主持外廷的格局,他們這一方大概在目前還沒有膽量來試圖改變。大行皇帝(死了的皇帝)屍骨未寒,《遺詔》言猶在耳,他們有所顧忌。
此時張居正的態度,實際上很曖昧。他並不是後宮這一營壘裡的一員。他所做的,無非是給馮保一個大大的支援,務必不要使馮保倒臺。因為馮保確實可以在內廷對高拱進行制約,起碼在奏疏上,就可以扣住不發還內閣票擬,給你搗搗亂。如此,就能減輕高拱對他張居住正的壓力,使得這個鬱悶次輔的生存環境寬鬆一些。
“三巨頭”也好,“鐵三角”也好,他們的勾結,是因各自的利益找到了一個交匯點。而並不是信念的一致。
高拱如果看清了這一點,就不應該對“違背祖制”有過激的反應。道理在於,一,大明是人家的大明,不管隆慶如何託孤,你也成不了人家的一家人。人家想幹什麼,只要不直接觸犯你的利益,不妨可以裝一裝近視。
二是,如果你讓了這一步,那麼對方在道義上就有虧。中國哲學曰:“做賊心虛”。他們就有可能對你也做一些讓步,使你有意外所得。
其三,是不應該對馮保的躥升太過意氣用事。局勢今非昔比,決戰不一定有決勝的把握了。你不妨就讓他跳,他陡然躥紅,難免要乖張。也許不用你出手,自然有看不過的替你收拾他。
其四,中國哲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