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①
年》,第 386 頁。
③ 易勞逸:《地方政治與中央政府》,第 340—347 頁;範宣德致國務院:《三民 主義青年團四川代表會
議》,美國國務院檔案 893。408/1(1943 年 3 月 17 日);蘭登致高思:《昆明中國大學生中的活動》,美
國國務院檔案 893。42/8— 3144(1944 年 8 月 31 日),第 2 頁。
① 《戴雨農先生年譜》,國防部情報局編,第 25 頁;陳少校:《黑網錄》,第 102— 106 頁;董顯光:《中
國與世界新聞界》,第 180—181 頁。
② 李一葉:《中國人民怎樣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第 51 頁;高思致國務院:《中 國的“勞工營”》,美
國國務院檔案 740。0011 太平洋戰爭/3678(1943 年 12 月 24 日);薩空了:《兩年的政治犯生活》,第 91
頁及各處;《上饒集中營》, 第 3、23 頁。
① 白修德和賈安娜:《中國雷鳴》,第 166—178 頁;謝偉思:《在中國的失機》, 第 9—19 頁;江上清:
《政海秘聞》,第 157 頁;美國國務院檔案 893。00/15251, 附件 1(《1943 年 12 月 26 日國務卿關於西安
詳情的非正式報告節錄》),第 1 — 2 頁;哈爾致多諾萬:《中國最近的事件和動向》,戰略情報局檔案,
1943 年在湖北,一位中國司令官抱怨說:“鄉民……偷偷地穿越戰線,
把豬、牛肉、大米和酒送給敵人。鄉民情願讓敵人統治,卻不想在自己政府
下當自由民。”②在國民黨區域,從福建、廣東到四川、甘肅,幾乎每一省都
有農民暴動,常常是為了反抗徵兵和苛捐雜稅。更如 1943 年春,大約有 5
萬人的一支農民造反武裝,奪取了甘肅南部大部分地方的控制權。秋天,在
福建有 4000 人起事反對政府,那裡一位美國官員報告說,“民心鼎沸”。③
甚至在政府內部也迴盪著政治上積極擺脫幻想的態度。孫逸仙之子,比
較具有自由主義思想的立法院院長孫科,於 1944 年春嚴厲地批評政府的專
制,無效能和鎮壓的傾向。他指責國民黨已經採取了“一種統治階層的態度
和習慣”,不與人民接觸。對政府的批評受到徹底的壓制,以致“人民不敢
也不能講話”。他警告說,國民黨中國正在竭力仿效他的敵人——納粹德國。
①
1945 年 5 月第六次黨代表大會——自 1938 年早期以來國民黨的第一次
代表大會——變成日積月累的怨恨發洩的講臺。黨內有廣泛基礎的成員,痛
斥無所不在的貪汙腐化、機會主義、無效能、不顧公眾福利,以及黨、政府
和軍隊內的道德沉淪。②連共產黨的宣傳家也發不出比這更辛辣的譴責。
與民主政團同盟的激進領袖們相呼應,地方軍閥們也聯合起來向中央政
府發起挑戰。這些軍閥們——像雲南的龍雲,山西的閻錫山,四川的潘文華
和劉文輝——是軍閥時代的殘餘。他們在當地的地位已經合法化了,但他們
確信,蔣介石正利用戰爭來取得對他們自己軍隊的軍事優勢。1943 年 4 月,
一位美國官員報告說,在國民黨政府與這些地方軍閥之間的“怨恨和對抗在
表層下沸騰”。③
共同的利害關係把這些軍事指揮官和民主政團同盟集合到一起。雲南已
經成為小黨派成員的避難所。那裡的省政府主席龍雲聘請了幾個民盟領袖,
包括潘光旦、潘大逵和羅隆基作“顧問”,他在財政上幫助民盟成員;並且
他以限制蔣的秘密警察的活動來掩護他們。民盟成員對中央政府的幻想已徹
XL2032 (1944 年 9 月 4 日),第 1 — 2 頁;賴斯致艾奇遜:《中央軍在魯蘇豫皖邊區的 徵募、待遇、訓
練和行動》,戰略情報局檔案 116311,第 2 頁。
② 高思致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