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3 / 5)

國家級的公共圖書館,

後者可與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和大英博物館媲美。羅家倫在

1927 年負責中央政治學校時表示,他想把這個學校變為四年制的學校,兼 具

倫敦經濟學院和法國政治學院的特色。①有幾年,第一代現代知識分子認為,

他們為現代中國所做的設計是頗見成效的。

然而,這個互相聯絡並緊密結合的學術帶頭人的世界的消極面是一個不

能忽視的現實,因為全部學術機構是建立在一個自相矛盾的形勢之上的。盡

管這些科學家和學者竭盡全力從事機構建設,但把他們的目標轉變成現實的

機會卻取決於他們左右政權的能力,1928 年後,這是指國民黨。許多學術領

導人參加過孫逸仙領導的共和革命,他們能依靠這種聯絡來幫助他們的教育

工作;民族主義是遍及社會各個角落的共同語言和普遍情緒,它也能緩和自

由主義的個人與政府當局之間潛在的破壞性對抗。然而矛盾卻時有表面化的

危險,例如在國民政府和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董事之間,關於控制基金

會基金卻有低度的然而接連不斷的緊張現象出現。②

1933 年,自由主義的危機在中國突然出現。法西斯主義在義大利和德國

② 《袁同禮:讚頌》,第 55 頁。

① 《袁同禮:讚頌》,第 56—57 頁。

② 同上書,第 234 頁。

③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第 3 卷,第 583 頁。羅家倫:《我所認識的戴季陶先生》, 見《逝者如斯集》,

第 146 頁。

① 載《逝者如斯集》,第 146 頁。

② 彼得?巴克:《美國科學與近代中國,1876—1936 年》,第 223—224 頁。

的崛起正在鼓舞中國的效法者(見第 3 章),獨裁主義的學說正在湧現,而

五四運動的學術派雖然避開了革命政治,但決不可能完全不知道選擇了馬克

思主義革命道路的以前的同事們。這兩種黨派專政的持續對抗,使國民黨動

員和鎮壓的力量增強了。恰恰蔡元培的右臂是楊銓(楊杏佛,1898—1933

年),他曾一度擔任孫逸仙的秘書,畢業於康乃爾和哈佛大學,1919—1922

年任科學社幹事,自 1928 年起任中央研究院第一任總幹事。在楊的眾多活動

中,他曾與宋慶齡一起投身人權事業,並曾幫助建立短暫的中國民權保障同

盟,深得自由主義者和左派的支援。1933 年 6 月楊銓在中央研究院他的辦公

室外公然遇刺,兇手隨即被南京的警察殺死。與 1913 年宋教仁被暗殺不同,

這次行動的指使者從未受到追查。蔡元培雖然在 1940 年去世前一直擔任中央

研究院院長,但 1933 年後他選擇了保持低的公開形象。①謀殺楊銓後,國民

政府開始了消滅江西的共產黨的最後戰役,並於 1937 年最終發動了中國抵抗

日本侵略的戰爭,當時國民黨的主要組織者陳立夫擔任教育部長。

總之,自由主義教育家在共和中國的成就,是在來自國內外的暴力尚未

佔優勢的短暫時期取得的。學術界的領導人主要是在志同道合的同事中間工

作,他們的相對成就足以助長他們的信心,這種信心在很大程度上並不為現

實所支援。然而這種自信和共通的意識,在這些領導人與他們朋友圈外的世

界之間樹起了一道屏障。除少數專家外,中國廣大民眾的生活和問題依然未

被學術工作觸及。黃炎培昔日是張謇的信徒,他致力於把職業教育辦成一種

向需要職業訓練者開放的自由選擇;然而,因為與農村社會的聯絡並未有效

地建立起來,這個運動的影響主要限於部份城市居民,而且 1928 年後職業學

校變得越來越像普通學校了。②30 年代中期,鄉村建設運動在陶行知、晏陽

初(在河北省定縣)、梁漱溟(在山東鄒平和南京附近的一個模範縣)等人

領導下剛剛開始。③蔣廷黻,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