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部分(3 / 4)

從無情的現實生活裡尋找解脫的人中流行。④

用邵荃麟的話講,對於那些沒有去延安的有責任心的作家來說,就像“長

夜漫漫何時旦”。⑤在頭幾年裡,全國上下曾經聯合起來與外來的入侵者鬥爭。

現在敵人主要在內部,因為這座山城成了一個令人沮喪和死氣沉沉的世界—

—一個幾乎每天為日本人的空襲所籠罩的幽閉恐怖的世界,在通風簡陋的防

空洞裡,數以千計的人窒息而死;發國難財猖獗一時。當地的四川人與外來

的“下江”人之間,根深蒂固的敵意一再爆發。這座城市也日益成為戴笠的

秘密警察的世界、政府為壓制不同政見實行逮捕和暗殺的世界。

1944 年末桂林淪陷,一些知識分子終於行動起來。在 1945 年 2 月 22 日,

重慶文化界的一份宣言出現在報紙上,要求結束審查制度、秘密警察活動、

軍事磨擦以及發國難財,並且呼籲保障人身安全以及言論、集會、研究、出

版和廣泛的文化活動的自由。5 月 4 日,“抗敵協會”在七週年紀念大會上

宣佈每年“五四”為“文藝節”,以發揚光大“五四”民主與科學的傳統。①

但是政府回報以某些逮捕和暗殺。1946 年,這個方興未艾的“民主浪潮”最

② 藍海:《中國抗戰文藝史》,第 40 頁。

③ 武漢和廣州都是 1938 年 10 月淪陷的——譯者。

④ 王際真編:《中國戰時小說集》V。

⑤ 即第二次國共合作——譯者。

① 抗戰時期,除雲南省外,任何地方均不得發行地方貨幣,只有中央銀行發行 貨幣流通全國——譯者。

② 劉以鬯:《從抗戰時期作家生活之困苦看社會對作家的責任》,《明報月刊》第 13 卷第 6 期(1978 年 6

月),第 58—61 頁。

③ 王際真編:《中國戰時小說集》Ⅵ。

④ 藍海:《中國抗戰文藝史》,第 60—61 頁。

⑤ 《中國現代文學史參考資料》第 2 卷,第 279 頁。

① 藍海:《中國抗戰文藝史》,第 62 頁。

傑出的發言人之一、詩人和學者聞一多,在昆明遭到暗殺。國民黨特務置聞

於死地,激起了知識界的反政府情緒;中共再次利用知識界並大獲其利。中

日戰爭曾使知識分子政治化,而中共再次成為他們的支持者。

“愛國鐵血”文學

戰爭將所有作家的注意力集中到國家的危亡上。為藝術而藝術的實驗立

即成為不合時宜了。文學完全瞄準生活現實——不再是個人經歷的片段,而

是全民族的集體經歷。在戰爭頭幾年,不同形式的短篇報告文學——通訊、

速寫、海報、演說、為朗讀而寫的詩歌和故事,以及在街頭和集市表演的獨

幕劇,作為最流行的文學模式,幾乎取代了篇幅較長的各種虛構的作品。②

這些事實上浸漬在埃德蒙德?威爾遜稱作“愛國鐵血”中的大量報告文學,

或原始報告文學,“與其說是用藝術技巧,不如說是用感情寫出來的;它們

的話題的吸引力與感情的感召力,當離開環境去閱讀時,很快就喪失了”。①

雖然它們缺乏藝術素質,但在流行程度方面卻領盡風騷。按照周揚的觀

點,報告文學是“抗戰期文藝的主要的形式”,因為它最有效地為“教育群

眾”認識這場“民族自衛鬥爭”的現實的直接目標服務。②這場戰爭使文學—

—不管質量如何粗糙,離開上海的城市象牙之塔,走向小鎮和村莊,加速了

大眾化的程序。這個時期目睹了作家“走向人民”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嘗試。

為迎合鄉村大眾的口味,從前的城市作家們熱心地採用民間的題材、習語、

曲調,以及社戲、說書和大鼓(邊擊鼓邊講故事)等傳統的大眾形式。忽然

間運用“舊形式”表現“新內容”成為一種時尚;老舍是勁頭最足的實踐者

之一。

有些作家從事集體創作。“盧溝橋事變”數天後,在上海約有 16 名劇作

家,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