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再次強調,要把技術立企提高到一個戰略的高度,絕不允許動搖。
為什麼講這個問題呢?因為前幾年,不少人尤其是部分年輕幹部,對技術立企、把技術放在企業的戰略首位不贊成。這幾年,大家的認識統一了,我們在經營方針當中突出高階產品,實際上就是技術立企的措施。從貫徹過程看,我們思想上、行動上的改觀非常之大,尤其是思想認識上非常統一。儘管如此,為了給大家堅定信心,我還是要再次強調,要把技術立企提高到一個戰略的高度,絕不允許有絲毫的動搖。廣大管理者特別是技術管理者要胸懷大志,樹立追求一流技術的價值觀,視智慧財產權為最高財產,促進企業的技術發展,把技術創新作為我們的核心競爭力,逐漸擺脫僅靠價格戰的格局。
為此,我們各級管理者特別是公司一把手,要高度重視技術投入以及開發隊伍建設,嚴禁目光短淺、寅吃卯糧、掏空企業技術資源的短視行為的發生。
2。要認真研究,確定核心技術的努力方向與突破點。
技術開發有其獨特的特點,它遵循稀缺性規律,卻不遵循邊際效率遞減規律。也就是說高技術能獲得高價位,只要方向正確,越高的投入有越高的收益,而最可怕的是不肯在技術上投入!
因此,從長遠計,各公司特別是股份、空調、通訊、冰箱等技術規模與實力較強的公司,要正確處理短期與長期利益的矛盾,認真規劃技術與產品方向,根據自身特點,確定自己今後能夠做到的核心技術方向與突破口,不斷加大技術特別是預研技術的投入,不斷擴大技術開發隊伍的規模,提高開發效率與水平。我們要有策略地集中資源,用5年的時間,真正做到開發一代、儲備一代、預研一代,真正形成當前與未來競爭優勢。我們已有這樣的先例,即我們的影象處理晶片的研發,儘管這項工作還有不足,儘管後面還有相當的風險,但這支團隊多年來耐住了寂寞,敢於涉足一個失敗可能性極大的新領域,讓我非常敬佩。
3。高度重視產品質量和外觀工藝工作,真正樹立起工業設計理念。
產品質量的差距註定了我們的產品即使有再高階的功能,也不能成為真正的高階產品,其實低端產品也不容許有質量問題。和質量相關的因素很多,包括開發、工藝、製造、材料採購,涉及各個環節,我重點強調三點:
①質量是一把手工程,嚴肅一把手對質量的責任,明確質量下降就砸一把手的飯碗(這包括各級一把手)。為什麼我要強調這件事情呢?我有一個明顯的感覺,今天我們的質量下降帶有必然性,因為我們一把手更關注的是市場需要什麼,是應該開發什麼樣的產品,是我們的成本價格到底是多少。但是我講,質量是我們的基礎,沒有質量,那一切再好都沒有用,所以我們對質量的觀點是質量雖不能使企業一榮俱榮、但足以使企業一損俱損。而質量工作的特點,就應該是一把手的工程,因為質量是靠全員來保證的,只有一把手能夠支配全員的行為,所以我認為,質量是一把手的工程,要明確一把手的責任,明確質量下降就砸一把手飯碗的必要性。
②要把質量人員的培養嚴格納入人才規劃中,並在體系稽核時重點稽核,確保質量人才後繼有人。我們不僅要培養人才、引進人才,還要聘請國外大公司有質量管理經驗的人幫助我們提高質量。實際上我們這一年質量下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沒有把質量工作人員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更沒有對這方面的人員進行人才規劃,所以從事質量工作的人員素質在不斷下降。
③降成本不能犧牲質量指標,不能冒質量風險,要嚴格用試驗資料說話。我們不能只想降成本,好像市場上價格低了我們就賣得動了。若把質量給砸了,我們將什麼都沒有了。我們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質量有一個明顯的提高,這應明確為各級一把手的考核指標,年薪制中質量指標必須是否定指標,而且是全部否定的指標。
這是我講的產品質量問題,下面我講工業設計問題。
前面我講過,我們與日韓企業不僅僅是內在技術上的差距,能夠完美體現技術水平或者說錦上添花的工藝、外觀方面的差距也很大。
在工業設計上,各公司必須充分看到過去我們因這方面的落後而帶來的損失,同時認識到工業設計對產品本身的影響是巨大的。我們不僅要在思想上重視,還必須有保證的措施。技術上的差距可能需要我們用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追趕,但外觀等方面改進不需要這麼長的時間。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我們要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