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2 / 4)

小說:海信突圍 作者:賴賴

作質量,提高其產品品質”,埃德溫·萊因格爾德在《馳騁天下》一書中說。

“豐田模式”在西方的推廣,被認為是報恩行為,“因為豐田公司從西方傳統產業中獲益匪淺”。他們的生產方式被稱為“精益生產方式”,而其與TPM的思想以及行為準則,如出一轍。

於淑珉決定在海信推行TPI/TPM,源於2001年冬天她與韓國三星SDI(三星數碼視界)社長金淳澤進行的會談,那場會談的細節因為涉及商業機密,如今不可考,然而可以確定的是,於淑珉得到了從三星SDI嫁接而來的管理革命真傳。

她既看到三星SDI的成功,又計劃對三星SDI深圳公司進行考察,引入TPI/TPM管理模式的念頭便在她腦海中誕生。

於是她問三星SDI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金淳澤的答案當然是:TPI和TPM。

當於淑珉試探性地表示了引入TPI和TPM管理模式時,得到了對方爽快的答覆。的確,海信是三星SDI的客戶,這個理由不足以支援金淳澤的爽快。三星SDI在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上有所圖謀,而海信是最好的合作伙伴——金淳澤之意顯然在此。

他們的共識是在海信推行TPI和TPM,前者是全員勞動生產率創新的簡稱,即透過組織創新活動,使勞動生產率產生飛躍性的提高;後者則是全員勞動生產率保持的簡稱,目的是在各個環節上持續不斷地進行改善,積小善為大善,最終達成整體上的創新飛躍;同時透過標準化活動,將創新取得的成果持久地加以保持。

那次“於金會談”使於淑珉女士得到意外驚喜。她在面朝大海的海信大廈內引發一場管理革命,這場管理革命將從東海西路17號開始,向北、向西、向南、向東,波及海信所有的細小“單位”。對於海信的未來,它異常重要,甚至超過了任何一個新產品專案。

三星模式(1)

三星企業推行TPI/TPM管理是個公開的秘訣,它們當年向日本豐田公司學習,就已成為韓國家喻戶曉的象徵事件。

TPI/TPM管理在三星集團的被推行,源於###熙社長10年前的一次美國之行。那時###熙前往美國開會,期間他專門抽時間去百貨商場聽取美國顧客對三星產品的評價。

令###熙失望的是:找遍整個百貨商場,###熙才在角落裡發現了落滿灰塵的三星產品,而售貨員的評價更讓他無地自容——三星產品價格只有同檔索尼產品的一半,卻仍無人問津。

強烈的挫折感使###熙回國之後馬上召集三星高層討論,他們得出結論:正是因為籠罩在“國內第一”的光環下,三星人才故步自封,形成“井蛙之見”,以為三星已經非常強大。

“自我診斷”之後,三星高層達成共識:與松下、索尼等世界級大公司相比,三星非常之差,無論各個方面,所以必須進行改革。

###熙決定在三星集團內部推行“TP運動”,他認為這有助於三星更快速更健康地成長。為了借鑑日本豐田公司推行TPI的經驗,三星從日本請來專家給自己“把脈”,進行現場整頓和危機教育,TPI/TPM就這樣成為三星賴以生存的管理模式。

推廣之初,“TP運動”顯然不像其名稱一樣,是一種“全面生產率運動”,三星的高層似乎置身事外,而員工也不習慣突然的改變,他們顯然更願意保留原有的工作節奏。

1993年,###熙準備前往德國法蘭克福開會,在登機前一刻,他收到了日本專家的信,在信中日本人表示來到三星之後,TPI/TPM活動開展的效果很不理想,自己又拿著三星給予的優厚待遇,實在是愧對期望,請求辭去職務。出於責任感,日本人建議推廣TPI/TPM管理必須是公司的一把手親自抓,才能見到實效。

許多年後,###熙依然能感受到這封信對他的刺激,而在當時,這種感覺尤為明顯。所以下了飛機,他取消了原來的會議主題,改為討論TPI/TPM的推行,並決心從自己開始,身體力行。

即使這樣,在TPI推行的過程中,三星公司也品嚐了極大痛苦,三星SDI常務尹榮基形容這種變革就像“昆蟲蛻皮”,疼痛自知。

為了體會“昆蟲蛻皮”的痛苦,在三星集團,從社長到普通員工就餐時都將右手綁了起來,改用左手使用餐具,這種意想不到的困難,讓每一位三星人都感受到“昆蟲蛻皮”的疼痛,明晰了革新的艱難,也堅定了他們推行TPI/TPM的決心。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