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代理永州鎮總兵劉樹元率領六營親兵,吳元凱率領四營湘軍炮隊,譚表忠率領一營護軍,郭長雲率領一營衛隊,抵達牛莊等地扼守佈防。
2月16日,湖南按察使陳湜率領湘軍舊部來到遼東。這個六十二歲的湘鄉人在大高嶺接手淮軍聶士成所部的防務,駐防山海關和鞍山等地。方友升率領三千人駐守山海關。
2月17日,日軍在劉公島登陸,威海衛海軍基地陷落,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劉坤一駐紮在長城最東頭的山海關,統帥關內關外的所有兵馬。各省的新軍源源不斷地開出山海關,朝奉天進發。六十二歲的陳湜率領舊部來到了遼東,駐防山海關和鞍山等地。方友升率領三千人駐守山海關。
軍旗獵獵,迎風招展,騎兵和步兵所到之處,塵土飛揚。黑黝黝膛口朝天的野炮,嘶鳴的戰馬,一派兵強馬壯的景象。站在山海關城樓,劉坤一怎麼也不敢相信,堂堂的大清國怎麼連一個小小的日本都打不過!就算十比一,犧牲我十個中國人來換你一個日本人,你一個小小的日本也死不起這麼多人哪!真是奇怪,葉志超會從平壤狂奔兩千裡逃回奉天!宋慶的“恪靖營”是老麻雀了,什麼昏天黑地的事情沒有見過?只要湘淮軍團結一致,還怕打不垮日本人嗎?�
清軍出動六萬大軍,以九倍於日軍的兵力,要從日軍手中奪回海城。劉坤一用六比一的簡單算術得出了勝算的把握。
但是,他過低地估計了對手。
日本關東軍紀律嚴明,作戰勇猛,武器先進,是清軍不能與之相比的。而且,日軍對關東地理情況的熟悉,遠勝過中國本土的軍隊,各個軍種之間的配合,遠遠超出了曾國藩“敗則相救”的軍事理論。
宋慶丟失了太平山,與徐邦道和馬玉昆商議何去何從。徐邦道主張全力收復海城,因為事關奉天南門。
宋慶說:“海城的日軍有一萬五千人,武器裝備精良,咱們這點殘兵敗將,人數雖多,但有八千人是新招募的,只怕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