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漢勳個子不高,長相頗為怪異。他雙目深陷,眼珠略帶綠色,寬額頭,高顴骨,尖下顎,鬍鬚尖硬,說話操土音,外鄉人很難聽懂。每次出戰前,他先喝下幾杯酒,袒露一隻手臂,手執長矛,刺死不少太平軍。太平軍對他十分仇恨,奮力砍殺,所以他死得十分難看。
鄒漢勳一家五兄弟,都是頗有建樹的學者,他的大哥鄒漢紀是個音韻學家和地理學家。他的二哥鄒漢璜是個醫學家。他的兩個弟弟鄒漢嘉和鄒漢章,也對軍事地理學頗有研究。
據說,在這些死者中,除鄒漢勳以外,陳源兗、馬良勳和戴文瀾死得最為慘烈。
江忠濬率領鄉勇前來增援,未能救出大哥,悲痛萬分。他決定留在安徽,蒐集江忠源的殘部,與太平軍決一死戰。
在江忠源死守廬州期間,清軍的江南大營分出兵力,由和春率領,增援廬州,江北大營則派兵攻佔了儀徵。但是,和春的援軍還沒到達,廬州就被太平軍攻佔了。
江忠源死後第八天,江忠濬募人找回哥哥的屍首。江忠源舊部士卒周昌發冒死潛入廬州城,在古塘找到屍體,發現他面色如生。於是解下衣服,將屍首包裹,在太平軍佔領區輾轉行走,背出城外。江忠濬派人將大哥歸葬家鄉新寧。
清廷得報後,追贈江忠源總督頭銜,賜給他“忠烈”稱號,賜予祭葬,賞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世職,褒揚三代,下令在湖南、江西和廬州為他建祠。
1854年,咸豐四年(2)
江忠源是一位頗具特色的近代軍事人物,在清廷鎮壓太平軍的戰爭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他以儒將領兵,對太平軍作戰“如報私仇”,是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一個勁敵。
江忠源鑽研經世的學問,對清末軍政形勢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善於領兵,從廣西打到江西,轉戰四省,屢戰屢勝。正因為如此,清廷在他生前死後,對他連連拔擢,予以殊榮。而後來的湘軍巨頭如曾國藩、胡林翼和左宗棠等人,則把他視為士大夫出而領兵的先驅和榜樣,大力頌揚。但是他眼見得楚軍已經在戰爭中消耗殆盡,卻沒能停下來招募訓練新的勇丁,又投入新的戰鬥,終於獨臂難支,在太平軍進擊下兵敗身亡。
在晚清的歷史上,江忠源的表演有如曇花一現。這個湖南人享年不過四十二歲,但他組織和訓練楚勇,形成了一套開創性的辦法,對後來湘軍和淮軍的統帥組建軍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湘軍以“忠義血性”的儒生為將領,兵勇都用樸實而缺少心眼的山農,以及將必親選、兵必自招、兵歸將有的原則,就是從江忠源這裡開始的。但他自己並沒有將這一原則貫徹始終,導致了他匆匆地結束了軍人生涯。
江忠源治軍,以赤心對待將士,部屬願為他效死。但是,他對部屬的約束也很嚴格。楚軍所過之處,秋毫無犯。每戰必定親自陷陣。指揮作戰料敵如神,能以少勝多。守城時,每晚必定巡城一週,見士卒飯菜清苦,便下馬上前,拿起筷子親嘗,並說:“巡城餓了,與你一起吃頓飯。”士卒感服,不忍背叛。其他將領率領的驕兵悍卒,見了江忠源的作為,也對他氣折心服。
有人當著江忠源,誇獎他的部隊紀律森嚴,江忠源嘆息道:“古代的名將用兵,非常講究‘節制’二字。所謂‘節’,能使進退有法,而心意相交;所謂‘制’,則能使取捨有主,手足一致。我是一介書生,倉卒之間募兵打仗,從來沒有加以訓練,怎麼談得上紀律?”
不過,江忠源認為自己能夠對兵法心領神會,並以此自負。每當大敵當前的時候,他會騎在馬上,觀察山川形勢。見到坡嶺重重的地形,他就舉起馬鞭,對部將指點說:“在這裡埋伏一支部隊,等到我轉戰到那裡時,你就出兵接應。”
如果眼前是一片平地,但是田疇交錯,他也會留下幾名騎兵,埋伏在阡陌之間。當與太平軍相持,情勢危急時,他就會命令伏兵突出,獲得全勝。
有人請教江忠源:“將軍為什麼要在那裡安排伏兵呢?”江忠源似乎也說不出所以然。他似乎具有軍事天賦,完全憑自己的直覺來部署兵力。
江忠源以規劃天下大勢,制定消滅太平軍的方略為己任。他經常說:“天下大亂,不知何時能了。我應該棄文從戎,專門為國家治兵討賊。”
在對太平軍作戰的清軍大將中,提督向榮名重一時。但是,江忠源卻看不起他。曾有人問他,烏蘭泰和向榮比較,誰更優秀。他回答說:“各人看法不同吧。我覺得烏公忠勇,而向公工於心計。以永安戰役為例,烏公是南路總指揮,向公是北路總指揮。向公網開一面,讓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