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3 / 4)

小說:湘軍 作者:大刀闊斧

湘軍將帥們不是靠書本教授軍事,而是在部隊中口頭傳播一些朗朗上口的韻文。

曾國藩告訴將士們,他之所以寫出這些條令給大家來唱,是為了湘軍將士自己的好處。他說他知道當兵的辛苦,所以“生怕你們吃了虧”,只要唱熟了這個得勝歌,“保你福多又壽多”。

曾國藩為水師制訂的條令有八條,為陸師制訂的條令卻只有六條。但他對這六條的講解詳細得多。《水師得勝歌》只有三十三句,《陸師得勝歌》卻寫了七十四句。這恐怕是因為,湘軍陸師的作戰實踐,已經為這位統帥提供了更多的教訓和經驗。

曾國藩制訂的陸師條令,關係到部隊紮營、作戰、行軍、制度、武器裝備和訓練六個方面。

第一紮營要端詳。

紮營的地方最好選在山岡上。地勢不能低窪潮溼,不能平坦沒有遮攔,進退都要有路,一半暴露一半隱藏。營壘要按一定的長度、寬度和深度築牆挖濠,建築材料不能用爛泥和碎石。每營只能開兩道門,廁所也要挖得好,以免臭氣燻人。另外還要放哨、站崗和巡邏。

第二打仗要細思。

曾國藩認為,打仗要靠智謀和陣法。出兵時,要將兵力分為三支。中間一支穩住,左右兩支先出。同時要留下預備隊,還要準備伏兵。

除了陣法得當,還要善於觀察敵情。看清哪邊有埋伏,哪邊有敵人的強將。分清哪邊是敵人主力,哪邊是敵人佯攻。

曾國藩還提倡先弱後強的戰法。敵人喊叫,我不喊叫,敵人放槍,我不放槍。起手示弱,後來要強。出隊謹慎,收隊要強。初交手時如老鼠,越打越強如老虎。

打散敵軍之後,要從兩邊包抄追趕。搜查村莊和山林裡有無埋伏時,不能亂了隊形。

第三行路要分班。

行軍以營為單位,各營部隊不能互相摻雜。四成兵力走在前面,六成兵力走在後面,中間是鍋帳擔子。不許爭先恐後,不許擁擠,不許落後,不許掉單。前面要有精悍的探馬,後面要有將官押尾。遇見樹林探村莊,遇見河流就找橋樑。遇到岔路探埋伏,左右兩邊都提防。飛馬遇敵,不要驚慌,先看清地勢和虛實,再回頭報告。

第四規矩要肅靜。

曾國藩要求上級嚴管下級,出營請假,歸營報到。辦公要穿制服,營門要設杖枷,閒人入營就抓。不許吸菸,不許賭博,不許喧譁。姦淫擄掠要斬首。起更時要點名,夜晚不許開營門,來客和使者都拒之於門外。軍容要整齊,不許穿花哨綿軟的衣料。

第五軍器要整齊。

曾國藩要求每個軍士都擁有一件合手好用的兵器。矛頭長為六寸,大刀要輕,腰刀要重,槍炮要乾淨,子彈要合膛。火藥要裝在生漆皮桶裡,不能發黴。鋤頭鐵鍬和钁子要粗大,斧頭要嵌三分鋼。火球要親手製作,配比為六分淨硝和四分硫磺。旗幟是紅心鑲白邊,三個月就要換新。旗幟的數量分配是:統領八面,營官四面,哨官兩面,隊長一面。

第六兵勇要演操。

湘軍操練不許大聲喊叫。早晨練大刀和長矛,晚上練跳牆和越濠。要能跳越八尺寬的壕溝,要能爬上七尺高的牆壘。拋擲火球和石頭,要能命中十丈遠的靶子。

曾國藩提倡大家在有閒的時候,找個寬敞的地方練習跑步和槍法。鳥槍練手勁,抬槍練眼力。還要練習騎在馬上翻山過水。

曾國藩對自己總結的經驗教訓非常自信,他說:這個六條句句好,人人唱熟是秘寶。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1857年,咸豐七年(1)

127

湘軍在上一年年末攻佔武昌,使清廷得以在1857年年初開始扭轉在湖北和江西的頹局。從新年第一天開始,這兩個省內的清軍和湘軍,就在繼續上一年的絞殺。

湖北湘軍兩線作戰,於新年第一天攻克九江以西七十里的瑞昌,以及武漢西北兩百里處的德安。

劉長佑所部於1月3日進兵向袁州以東進軍一百多里,於1月4日攻克新餘,把袁州駐軍調來防守。

同一天,李續賓率領湘軍及胡林翼的部隊九千五百人,推進到九江城下。都興阿和楊載福的水師,與鮑超的六千名陸師會合,駐紮在長江北岸的小池口,與九江對望。此情此景,令人回想起1855年初湘軍兵臨九江周邊的情景。而當年的大將塔齊布和羅澤南已經逝去,新的一撥湘軍大將嶄露頭角。

胡林翼認為,九江位居湖北與江西之間,中控長江,是兩省門戶。湘軍一天不攻克九江,清廷在這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