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做到〃視微形,聽細聲〃。所謂微形細聲,就是指那些往往容易被忽視的事情和意見。而視微聽細,不專心是萬萬不能做到的。他引用一句話,叫做〃聖人無常心,以百姓為心〃。如果把所有精力全都專注於百姓這個心上,〃目為心視,口為心言,耳為心聽,身為心安〃,就能夠〃視微之幾,聽細之大〃。
第二要〃多聞〃,即〃聽察採納眾下之言,謀及庶士〃。多聞,即聽取各種意見,既包括進善之忠言,也包括吁嗟之怨言。諸葛亮認為,個人的見識總是有限的,只有〃集眾思,廣忠益〃,依靠眾人的智慧,才能把國家治理好。如果要避嫌疑,或者怕得罪人,不敢提出不同意見來商討,就會給國家政事造成缺欠和損失;反之,如果經過大家反覆商討,就能像〃棄弊而獲珠玉〃一樣,獲得有益的意見和辦法。諸葛亮還特別重視下面的〃怨聲〃、〃危言〃,即批評的、不滿的、反面的意見。他說:〃有道之國,危言危行;無道之國,危行言遜。上無所聞,下無所說。〃又說:〃怨聲不聞,則枉者不得伸。〃他把能否聽取反面意見,提高到一個國家政權有道或無道、興旺或衰落的高度來認識,這是很有政治見地的。他深知一旦沒有了諫諍,群臣們不敢講真話,國家政治就會被欺騙和假話所淹沒,被阿諛逢迎歌功頌德之聲所包圍和侵蝕。如果沒有反面意見的警戒和促進,就有可能無法進步,甚至停滯倒退而走向反面。這就是他所說的〃危生於安,亡生於存,亂生於治〃的道理。
更可貴者,諸葛亮不是空發議論,而是言行一致,付諸實踐。早在建安二十三年(218),劉備率兵同曹操在漢中展開爭奪戰時,諸葛亮就採納了部屬楊洪的意見,急速派兵增援漢中,保證了戰役的勝利。建興三年(225),諸葛亮率大軍南征,臨行前曾徵求馬謖的意見,馬謖向他提了〃攻心為上〃的策略,也被諸葛亮所採納。建興五年,諸葛亮率兵北伐,需要留一個有才能的人留下任丞相府長史,以代理丞相管理蜀漢日常軍國事務。他想把此任交給張裔,但覺得此事關係重大,還應聽聽別人的意見。一徵求別人意見,果然有不同看法,蜀郡太守楊洪就認為:〃張裔天生具有明察事物的能力,他能夠擔負起丞相府長史的公務,但他處事不太公平,恐怕不能單獨擔此重任。〃後來,諸葛亮雖然任張裔為丞相府長史,但又派了〃方整有威重〃的蔣琬協助他,顯然是吸取了楊洪的意見。
對於不同意見,諸葛亮是持歡迎態度的。還在隆中隱居時,他的好朋友崔州平、徐庶等人就常和他一起探討問題,在探討中經常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正是這種爭論,使諸葛亮覺得獲益匪淺。自從佔領益州,初建霸業之後,諸葛亮又實行參署制度,即讓一些有識之士參與機要事務的議論與處理。在參署人員中,比較突出的是董和和胡濟。董和字幼宰,劉備入蜀後被任為掌軍中郎將,與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大司馬府事,經常提一些好的建議。在他參署的時候,有時與諸葛亮意見不一致,雙方的爭辯討論竟達十次之多。胡濟字偉度,任諸葛亮的主簿,也常提出不同意見。為了鼓勵大家都能像董幼宰、胡偉度那樣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諸葛亮曾一再發布《與群下教》。第一個教令說:
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弊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惟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返,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殷勤,有忠於國,則亮可少過矣。
以後,又發了第二個教令:
昔初交州平,屢聞得失;後交元直,勤見啟誨。前參事於幼宰,每言則盡;後從事於偉度,數有諫止。雖姿性鄙暗,不能悉納,然與此四子終始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也。
第59節:第七章勵精圖治(6)
街亭之役失敗,諸葛亮退回漢中。在對這次戰役中有過者處罰,有功者獎勵之後,為了進一步總結經驗,諸葛亮又下了《勸將士勤攻已闕教》:
大軍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賊,而不能破賊為賊所破者,則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人耳。今欲減兵省將,明罰思過,校變通之道於將來;若不能然者,雖兵多何益!自今以後,諸有忠慮於國,但勤攻吾之闕,則事可定,賊可死,功可足而待矣。
從以上三個教令中,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對不同意見的真誠歡迎態度。
……
第四節國富民安
富饒美麗的成都平原,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
〃賦貢所出,略侔三蜀〃。三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