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3 / 4)

三次,沒有人不同意。

“燒瓶裡明明裝滿了水,怎麼會有空氣?”老師急了,聲音變高。“水上升,說明水的體積增大了。”老師直接說出了答案。接著又啟發學生說出,水的體積增大,是因為受熱。

接下來,各小組按老師的吩咐,把燒瓶從熱水中取出,放入冷水。學生們立刻發現:玻璃管裡的紅水下降了。老師以為,有了剛才的學習,學生一定會說:“水受冷,體積縮小,水面就下降了。”可學生偏不這樣說。

“水下降,是因為下面燒瓶變大了。”學生說。

“燒瓶可不是氣球呀,想大就大,想小就小。”老師的話把學生逗樂了,可還是說不出原因。

“其實是因為受冷,水的體積縮小,所以水面下降了。”老師再次給出了答案。

各組又用酒精做實驗,為便於觀察,酒精也染成紅色。然後師生總結出“水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酒精有熱脹冷縮的性質,水和酒精都是液體,因此液體有熱脹冷縮的性質。”

為了驗證這一理論,老師舉起一瓶煤油,問:“它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嗎?”

“沒有!”學生們毫不含糊地回答。

老師一驚:“難道它不是液體嗎?”

“是液體,但它不是紅色的液體。所以不會熱脹冷縮。”

在老師的建議下,各小組又用煤油做了實驗。

“你們剛才的想法對嗎?”老師問。

“錯啦。液體的顏色不影響熱脹冷縮。”學生們回答。

這堂課,經過一波三折,似乎快要成功了。老師佈置了一道課堂作業,看看大家掌握得如何。是一道是非判斷題:“醬油、菜油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對還是錯?”。

全班異口同聲地叫:“錯!”

老師愣住了。片刻後才問:“難道醬油、菜油不是液體嗎?”

“是液體,但醬油、菜油是可以吃的。”“醬油有色素。”“菜油燒不著。”……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酒精、煤油會不會熱脹冷縮?”老師問。

“會。”學生答。

“醬油、菜油會不會熱脹冷縮?”老師再問。

“不會!”學生們堅定地說。

下課時間到了。老師只好苦笑著說:“實際上,是會的。”

“啊!”學生們情不自禁地叫出了聲。

接下來是評課。先由羅老師發言。她心情沉重地說:“這堂課應該教會學生熱脹冷縮,但沒教會。最後的測試題,全班沒有一個學生答對!這是一堂失敗的課。我真沒料到課會上成這樣。”羅老師滿臉愧色。

考察團的教授問:“什麼情況你沒料到?”

“實驗做了,討論和總結都進行了,按理學生應該能掌握了。可……”羅老師直嘆氣。

“可能是我們的學生基礎差。”一位本校的老師說。

“不。是孩子的思維和我們成人不一樣。在我們眼中,液體就是液體了,可小孩不這樣想。他們認為有紅色的液體、可吃的液體、可燒的液體……只有特殊的液體才會熱脹冷縮。這怪我,如果多用幾種液體做實驗,就不會鬧出‘醬油可以吃,不會熱脹冷縮’的笑話。”羅老師說。

教授搖手笑著說:“那倒難說。假設除了醋以外,常見的各種液體學生都做實驗了,然後你問他們醋會不會熱脹冷縮,他們還是會說:‘不會,因為醋是酸的,和其他液體不一樣。’”評課的老師都笑了。

4從成長規律看學校教學缺陷(2)

“怎麼這樣難呢?”

考察團的一位博士解釋道:“難在與日常經驗不符。你說水受冷體積會變小,可孩子們覺得一杯水冷了,並沒有看到淺下去一點;每天喝水用水時,往容器里加水,水面才上升,可實驗中沒加水,水面卻上升了。”

突然,教授拿起一個燒瓶問一位老師:“受熱,這裡面的水會怎麼樣?”“熱脹冷縮,水面當然上升。”老師答。教授又問:“‘熱脹’是什麼意思?”老師答:“就是水的體積增大。”“沒加水怎麼體積會增大?”“水鬆了一點兒。”“那為什麼受冷體積會縮小?”“水緊了一點兒。”教授興奮地叫道:“聽到了嗎?水鬆了一點兒,水緊了一點兒!”博士解釋說:“裝同樣多的水分子,裝松一點兒,體積就大,裝緊一點兒,體積就小。”

討論到這兒,大家都明白了:是什麼導致這堂課‘失敗’?就是因為三年級的小學生沒有也不可能有“分子”的概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