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2 / 4)

小說:包公案 作者:炒作

忽一日,李賓飲於村舍,村婦有貌,與賓通姦,飲至酒後,乃對婦道:“看你有心待我,我當以一場大富賜你。”婦笑道:“自君常來我家,何曾用半文錢?有什大富,你自取之,莫要哄我。”李賓道:“說與你知,若得賞錢,那時再來你家飲酒,豈不奉承著我。”婦問其故,李賓道:“那日王三郎妻被人殺死,陳告於開封府,將朱念六監獄償命,至今未決。包大尹榜文張掛,如若有人撿得被殺婦人的鞋來報,重賞官錢。我正知其繡鞋下落,今說你知,可令你丈夫去領賞。”婦道:“鞋在何處你怎知之?”李賓道:“日前我到江口,見近江邊亭子旁似乎有物,視之是婦人之鞋並刀一把,用泥掩之,想必是被謀婦人的鞋。”村婦不信,及賓去後,密與丈夫說知。村民聞知,次日徑到江口亭子邊,掘開新泥,果有婦人繡鞋一雙,刀一把,忙取回家見婦。其婦大喜,所謂賓言得實。令其夫即將此物來開封府見包公。包公問:“誰教你在此尋覓?”村民不能隱,直告道:“是妻子說知。”包公自忖:其婦必有緣故,乃笑對村民道:“此賞錢應該是你的。”遂令庫官給出錢五十貫賞給村民。村民得錢,拜謝而去。包公即喚公牌張、趙近前,密吩咐道:“你二人暗隨此村民,至其家察訪,若遇彼妻與人在家飲酒,即捉來見我。”公牌領命而去。

卻說村民得了賞錢,欣然回家,見妻說知得賞的事。其婦不勝之喜,與夫道:“今我得此賞錢,皆是李外郎之恩,可請他來說知,取些分他。”村民然其言,即往李賓家請他來。那婦人一見李賓,笑容滿面,越發奉承,便邀入房中坐定,安排酒漿相待,三人共席而飲。那婦道:“多得外郎指教,已得賞錢,當共分之。”李賓笑道:“留在你家做酒,餘者當歇錢。”

那婦大笑起來。兩個公人直搶入居中,將李賓並村婦捉了,解衙內稟知婦人酒間與李賓所言之事。包公便問婦人:“你何以知得被殺婦人埋鞋所在?”婦人驚懼,直告以李賓所教。包公審問李賓,賓初則還不肯招認,後被重刑拷打,只得供出謀殺朱氏真情。於是再勘村婦李賓因何來你家之故,村婦難抵,亦招出往來通姦情由。包公疊成文卷,問李賓處決。配村婦於遠方。念六之冤方釋。聞者無不快心。

第四十七則 蟲蛀葉

話說河南開封府新鄭縣,有一人姓高名尚靜者,家有田園數頃,男女耕織為業,年近四旬,好學不倦。然為人不善修飾,言行舉止異常,衣雖垢敝不浣,食雖粗糲不擇,於人不欺,於物不取,不慼慼形無益之愁,不揚揚動有心之喜。或時以詩書騁懷,或時以琴樽取樂。賞四時之佳景,玩江山之秀麗。流連花月,玩弄風光。或時以詩酒為樂,冬夏述作,春秋遊賞。謂其妻曰:“人生世間,如白駒過隙,一去難再。若不及時為樂,我恐白髮易生,老景將至。”言罷即令其妻取酒消遣。正飲間,忽有新鄭縣官差人至家催秤糧差之事,尚靜乃收拾家下白銀,到市鋪煎銷,得銀四兩,藏入袖內,自思:往年糧差俱系裡長收納完官,今次包公行牌,各要親手赴秤。今觀包公為官清正,宛若神明,心懷肅畏,遂帶錢銀另買牲酒香儀之類,徑赴城隍廟中散福,不覺貪飲幾杯,出廟之時,錢銀已落廟中。不防街坊有一人姓葉名孔者,先在鋪中,見尚靜煎銷銀兩在身,往廟許願,即起不良之意,跟尾在尚靜身後,悄悄入廟,躲在城隍寶座下,見尚靜拜神辭出,即拾其銀回訖。尚靜回家,方覺失了錢銀,再往廟中尋時,已不見蹤影。無可奈何,只得具狀徑到包公臺前告理。包公看了狀詞道:“你這銀兩在廟中失去,又不知是何人拾得,難以判斷。”遂不準其狀,將尚靜發落出外。尚靜叫屈連天,兩眼垂淚而去。

包公因這件事自思:某為民官,自當與民分憂。心中自覺不安,乃具疏文一道,敬詣城隍廟行香,將疏文焚於爐內。禱告出廟回衙,令左右點起燈燭,將几案焚香放在東邊,包公向東端坐禱祝,坐以待旦,如此者三夜。是夜三更,忽然狂風大起,移時間風吹一物直到階下,包公令左右拾起觀看,乃是一葉,葉中被蟲蛀了一孔。包公看了已知其意,方才吩咐左右各去歇宿。

次日,包公喚張龍、趙虎吩咐道:“你即去府縣前後呼喚葉孔名字,若有人應者,即喚他來見我。”張、趙二人領命出衙,遍往市街,叫喊半日,東街有一人應聲而出道:“我乃葉孔是也,不知尊兄有何見諭?”張、趙二人道:“包公有喚。”

遂拘其人入衙跪下。包公道:“數日前有新鄭縣高尚靜在城隍廟裡失落去白銀四兩,其銀大小有三片,他在我這裡告你,我亦知道是你拾的,又不是去偷他的,緣何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