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不僅要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建設高度的物質文明的同時,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才能確保我國國民經濟的持久發展,保證物質文明建設地社會主義方向。
隨後。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準備用三至五年的時間,對全國的整體經濟,繼續貫徹進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積極穩妥地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堅持計劃經濟前提下,發揮市場調節的作用等。
就這樣,以前一直不準個人從事所有流通經濟領域活動的堅冰。開始從上到下地慢慢融化。
從前有過經商經驗地個人,也試探著把攤點由暗到明、由地下黑市轉到了街頭小巷。雖然具體的政策還沒有明朗化,可城市、鄉村,隨處可見四處倒販各種商品的“二道販子”——這也就是後來的個體戶。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五日,中央宣傳部召開全國農村宣傳工作座談會,圍繞“建設兩個高度文明”開展工作。就農村實行責任制以後,如何加強農村宣傳工作和政治思想工作,進行了討論,並總結交流了工作經驗。魚灣大隊評選“十星級文明戶”的系列活動,作為J省的交流典型材料之一,在座談會上,引起了中央領導、和各省(市)參會領導地高度關注。特別是魚灣大隊、那個年輕的大學生村官、吳永成的名字,深深地印在了與會人員的腦海中。
隨之,《人民日報》在頭版開設了“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專欄。持續三個月,大幅報道各省(市)基層單位精神文明方面取得優異成績的事蹟。永明縣玉平公社魚灣大隊再次名躍其中。
一九八二年三月一日,全國各地揭開了“全民文明禮貌月活動”的序幕。“動員起來,人人講清潔、講秩序、講禮貌”成為全國各大報紙、刊物的頭條評論和報道,魚灣大隊由於早行一步,再次成為被關注的焦點。
一個小小地永明縣玉平公社魚灣大隊,兩個月的時間,幾次成為全國各大報紙地報道重點。一時間。在J省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J省省委組織各地區地主要領導,視察了魚灣大隊;接著各地、縣。又組織社隊基層幹部們,還有鄰近省的一些地區。也絡繹不絕地前往魚灣大隊,看個究竟。
吳永成雖然還在學校上學,可是這幾件事的衝擊力太大,再加上前次永明縣的縣委李書記來北京時,和學校領導們就吳永成兼職大隊職務的事情,交流過看法,希望學校在適當的時候,給予配合。學校當然肯定了吳永成的這種做法,表示在不耽誤吳永成學習的前提下,儘量滿足永明縣委地請求,因為這也是學校育人的一項內容啊: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相結合嘛!所以,在永明縣委地請求下,學校破例批准吳永成暫時返回魚灣大隊,和各方取經者,互相交流探討工作經驗。
這一段時間,吳永成累了個半死,縣委李書記和玉平公社的文彬和胡云珍心裡卻高興得樂開了花:他們這個全國有名的貧困的梁州地區永明縣、他們玉平公社,什麼時候接待過這麼高規格、這麼多批次的來訪者呀,還是來視察、學習取經的呀!
天神神呀,這個吳永成可真是他們永明縣的一塊寶疙瘩呀!
一九八二年四月六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據新華社電,全文刊登了“中共中央轉發《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進一步明確和健全了農業生產責任制,並在“關於改善農村商品流通”、“關於農村科學技術”、“關於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生產條件”、“關於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層組織建設”等方面,作了詳細、周密的安排部署。
這個《會議紀要》的轉發和傳達,給全國的農民們,又吃了一顆定心丸。正如當時的一位縣委書記所講:“責任制是啟動器,多種經營是突破口;兩個環子一起抓,個人集體一起上,生產力再次大解放。”
這個《會議紀要》的轉發和傳達,也使全國的農民們的積極性,空前地高漲。原先相當一部分的農民們。怕政策不穩、怕政策會再次回到原來軌道的擔心和顧慮,現在也一掃而光了。紛紛由原來的暗地裡使勁,變成了光明正大的、“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勤勞路上爭相致富。
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八日,《人民日報》已三版的篇幅,登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改草案》,其中為了發揮地方國家權利機關的作用,規定縣級以上的地方人大設立
()免費TXT小說下載
;為了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健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開的原則,規定設立鄉政權,保留人民公社作為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