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第一批軍官的提拔任命,在軍中引起了轟動,逐漸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性競爭氛圍,從此軍中的氣氛為之一變。
雖然白天訓練很辛苦,但晚上加練的依然不在少數,都希望能夠脫穎而出,受到上官的賞識。
自然,將一批新兵訓練成初步具備戰鬥力的部隊,沒有一年以上的功夫,是不可能做到的。
形成遵紀守法的觀念、將優秀的人才提拔到適合的職位上,都需要不少的時間,更不用說,軍陣的訓練、技能的磨礪、以及階位的提升,這些不但需要長期的訓練、更需要資源的投入。
比如,技能書,比如蛻凡丹等的投入,都是天文數字。
哪怕是普通兵種,基層軍官最好也要具備b級以上的資質,不然,何時具備初級武將的實力?以三階兵當任伍長、什長、甚至隊長,也勉強可以,但這種部隊實力自然不會太強,有時碰到強項點的悍匪都可能吃虧。
a級資質、甚至s級資質,才有了在不太長的時間內將階位提升至中級武將的基礎。雖說,b級資質也行,可是那得升到多少級,至少得50級以上?一個普通的伍長、什長,也許還沒升到50級,就先犧牲在戰場上了,那麼前期投入的功法書、技能書,也就廢了。
所以,資源還得在少數精英身上集中使用,才能做到效率最大化!蛻凡丹、功法書、技能書,一旦某一方面出現短板,最終結局都可能是雞飛蛋打。
畢竟部隊的經驗獲取,最快的途徑還是上戰場。單單靠訓練想將等級提升到40級以上,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
所以,無論是功法、技能書、還是蛻凡丹,不是單單砸到軍中的主要將領身上就行的,天馬城勢力前期主要砸幾個將領和訓練出少數特殊兵種的做法,只適合部隊規模較小、以及小規模戰場。
未來,如果不想大量的普通兵種成為弱雞,夯實基層、中層軍官的基石、提升他們的戰鬥力,才是一切戰鬥力的基石。只要把這些基礎夯實了,三階兵野戰照樣碾壓敵方同等階位的部隊,甚至硬撼高一個等階的兵種也不是不可能,這就是強項軍官的作用。
當然,這一切,無論對天馬城還是對張遼來說,都是任重而道遠!
第一三五章 陳宮論政
當然,雁門郡十多個縣尉,不是每個人都有張遼的水平。
在部隊完成募兵、開始訓練十天左右後,葉騰開始了他的巡視之旅。在為期六天的巡視過後,葉騰發現了許多的問題。
首先,招募人數不足。
理論上140萬大軍的編制,經過鮮卑入侵之後,僅剩80多萬。
後來,徵兵制改募兵制,放走不願當兵的、解散不適合當兵的之後,儘管大幅提高了待遇,依然只剩下60多萬。
後來又募兵20多萬,才勉強湊足了90萬出點頭。當然,這個數字不含天馬城派過來的軍隊,因為天馬城軍隊終究是要撤回去,或者換回去的。
部隊人數差距這麼大的主要原因有三,
1、鮮卑入侵時,雁門郡損失了七八十萬青壯;
2、百姓對朝廷的不信任,許多人都認為,當兵的付出與獲得不成比例,既沒有榮譽感,也沒什麼實際利益,不是逼不得已,誰也不願去;
3、改徵兵制為募兵制,不再強迫了,許多人就更不願意來了。
所以,此次募兵之後,有的縣總兵力有七八萬,強陰、平城都在5萬左右,總之,沒有一個地方是滿遍的。
開來,兵力滿編之路,任重道遠,要麼提升百姓對軍隊的認可度,要麼提升雁門郡的人口基數。無論是哪一方面,都不是短期內可以一蹴而就。
其次,縣尉素質不高。
葉騰透過巡查,發現至少有三個縣的臨時縣尉,沒有按照葉騰之前的要求訓練士兵、提拔基層將領。看來,獨當一面之才,不是光靠武力就行。
甚至有劇陽縣的縣尉,乾脆連紀律訓練這一關都省了,直接按照他自己的理解來練兵。
所幸,幾天前徐晃來投,葉騰讓他接替劇陽縣尉,然後把那個縣尉罰去張遼手下當小兵,讓張遼把他當新兵練。
至於剩下的兩個縣尉,雖然略好,但肯定也得換,可惜,一時找不到適合的人才,也只能慢慢等待挖掘出新的人才,再進行替換。
第三,裝備參差不齊。
刀槍劍戟樣樣俱全,劣質、普通、黑鐵、青銅,什麼武器都有,五花八門。有戰場繳獲的,有官府發放的、甚至還有家中自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