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部分(2 / 4)

小說:趙匡胤傳奇 作者:左思右想

之力,削弱了對手的戰鬥力,又打擊了對方計程車氣……

其餘那些遼兵見了,俱各大驚,知道著了道兒,急忙拿起刀槍,上馬衝向那紅臉漢子,廝殺起來。趙公子正恃著藝高人膽大,哪裡把這十來個兵卒放在眼裡?使出一輪大旋風棒法,打得遼兵不敢近前。另外兩個頭目見了,也忙策馬前來助戰。

只鬥了三,五回合,不提防後面高懷德,郭進飛馬趕了上來,衝到囚車旁邊,刀砍鞭打,把車上的幾個受傷的遼兵一一打殺。前面的遼兵見了,一聲發喊,幾騎人馬又回過頭來接著高懷德,郭進廝殺。趙匡胤見了,殺開一路,衝到後面與兩人匯到一處,護著囚車,堵住遼兵又鬥了起來。

那些遼兵雖然仍然拼死相鬥,無奈技不如人,在打鬥中又傷了幾個。更顯得力不從心,漸居下風了。

趙匡胤見了,心想:看來此地距離蜀境不遠,恐怕真的驚動蜀兵,反為不妙。而且此行不過是救人而已,如今人已救出,理應見好就收,不宜再鬥,應儘快撤走為妙。便向高,郭二人喊道:“二位兄弟救得了人,別再跟他們糾纏,立即撤走。這兒有俺堵住就行!”

二人聽了,忙把打死在囚車上的遼兵翻落地上,又一頓的把囚籠拆毀,放出那女子,安坐車上,往來路撤走。

那些契丹人本想過來搶奪,無奈過不了趙匡胤這一關。一根鐵棒舞得風雨不透,不但衝不過去,反倒又傷了兩個,也就無心再鬥了。趙匡胤見狀,反倒向前衝殺一陣,因見契丹人連連後退,知到對方已是無心戀戰的了,也就覷空提轉馬頭,回身便走。回頭再看遼兵,果然沒追上來,便快馬往回,追趕他們去了。

原來這一夥契丹人當中,這四個頭目有兩個是偏將,有兩個是遼主派出的使臣,是來與蜀國修好的。一個正使叫麻不花,一開始就叫趙匡胤打殺了。剩下這個副使叫勃裡木,眼看是鬥

(221)

不過趙匡胤的,也只好白白的看著他們走了。不但心有不甘,也不好回去交差。想了一想,前面就是蜀國,不如繼續前行,見了蜀王再作打算。於是,便收拾起殘兵敗將,往前面的城郭趕去。

到了前面的城郭,一問才知上了那紅臉漢子的當。原來這裡未到蜀國境界,只是一個三不管的小城,要過了大散關才是蜀國的地方。無奈只好繼續前行,過了大散關,走了一天,來到蜀國的境界,找到了蜀國官員,驗過國書,一問之下,這才知到前些時遼國使臣來了蜀國,蜀主聽說遼國派人送美女前來修好,十分高興,吩咐派兵在此守候。如今聽得送來的美女在邊境被人劫走,這位官員也不好向蜀王交差的。便只好聽從勃裡木的主意,派了十餘騎兵馬,跟隨勃裡木前去追趕劫匪,好把美女奪回來。那勃裡木得了兵馬,人也強了些,膽也壯了點。領著人馬往回趕,要報這“一箭之仇”。

再說那趙匡胤,甩了遼兵,急急忙忙的趕了一陣,趕上了他們三個,三人見趙大郎也平安回來,自是喜之不盡。但只恐那遼兵不甘心,會從後面追來。因此,也不敢停留,趁著月色,繼續上路。次日還走了一天,直到黃昏時分,這才回到永壽。來到原來安頓幾個傷員的店家,那小娘子就叫給店主家的婆娘帶到後面管待。只見那幾個傷員依舊傷勢沉重,毫無起色,未免添了一些煩惱。

住了一宿,次日黎明,眾人起了個早。三位英雄商議……

趙匡胤說:“兩位兄弟,咱們陌路相逢,聯手救了這小娘子,也算功德圓滿,做了一宗好事。如今各奔前程,此後若有相逢之日,莫忘今朝。”

高懷德說:“大郎英雄氣概,令小弟欽佩。如蒙不棄,咱們今日就結個兄弟如何?”

郭進也忙說道:“小弟也正有此意,不知趙大郎意下如何?”

趙匡胤笑道:“兩位小兄弟藝高膽大,見義勇為,趙某也欽佩不已。今日既蒙如此錯愛,趙某豈敢推辭。”

兩人大喜,就命店家準備三牲香燭,在後園當天處擺設,拜告天地,盟誓結義。互敘年齒:

趙匡胤生於丁亥(後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今年二十一歲,是為老大。

高懷德生於庚寅(明宗長興元年,公元930年。)今年一十八歲,是為老二。

郭進生於壬辰(明宗長興三年,公元932年。)今年一十六歲,是為老三。

三位英雄拜告過天地,就以兄弟相稱了。就命店家把祭品分作數份,再添購酒餚,一份交與四個受傷的親兵在房內吃。一份由店家夫婦帶著哪個搶救回來的小娘子自到後面吃。留一份在廳上擺設,兄弟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