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小心,說好話,著意聯絡,以免真個決裂。
九月間,元相脫脫統番、漢兵數十萬攻徐州,招募當地監丁和勇健兒三萬人,黃衣黃帽,號為黃軍。大軍在後,督令黃軍攻城,一口氣把徐州攻下,見人便殺,見屋便燒,芝麻李落荒逃走,被元兵逮住殺害了。部下彭大、趙均用率領殘兵投奔濠州。徐州濠州都是紅軍,原是一家人,徐州的兵多,佔的地方也大,到了濠州以後,竟反客為主,濠州五帥倒要聽客人的排程了。彭大有見識,也懂事,和郭子興相處得很好,孫德崖怕吃虧,使手段拉攏趙均用,兩邊明爭暗鬥,心裡都不服氣。孫德崖又把話來挑撥趙均用,說郭子興眼皮淺,只認得彭將軍,百般趨奉,對將軍卻白眼相待,瞧不起人。均用大怒,帶領親兵逕來火併,冷不防把子興俘虜了,帶到孫家,鎖閉在一間空房子裡。這時朱元璋正好出差,得信奔回,郭家大小正在忙亂,要派兵搶救,他連忙止住,叫出子興二子天敘、天爵,一逕去找彭大。彭大聽了,勃然大怒說:他們太胡鬧了,有我在,誰敢害你元帥!即時喊左右點兵,元璋也全身盔甲,團團圍住孫家,掀開屋瓦,救出子興,只見子興項帶木枷,腳帶鐵靠,渾身打得稀爛。當下開啟枷靠,揹回私宅。趙均用知道彭大出頭,怕傷了和氣,隱忍著了事。
脫脫趁連下徐州、汝寧的兵威,分兵派賈魯追擊彭大、趙均用,進圍濠州。大敵當頭,紅軍的頭腦們才著慌,大家和好,一心一意地堅守城池。元璋深得軍心,成天成夜在城牆上指揮防守,從這年冬天一直到第二年春天,整整被圍了五個月,幸得城池堅固,糧食豐足,沒有出事。一日元將賈魯病死,元軍圍疲了,料著再打下去也不見得有把握,兼之軍無鬥志,只好解圍他去。圍雖解了,紅軍也折損了不少人馬,吃了大虧。
彭大、趙均用興高采烈,彭大自稱魯淮王,均用自稱永義王,作起王爺來了。郭子興和孫德崖五人仍然是元帥。
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二 小軍官(1)
濠州經過長期圍攻,不但糧秣缺乏,兵力也衰減得多。元璋想辦法,弄了幾引鹽,到懷遠換了幾十石米,獻給子興《皇朝本紀》。。細想二王和諸帥,胸襟太窄,眼光太短,怕成不了什麼氣候,要作一番事業,得憑自己有隊伍,才有力量。打定主意,請準了假,回到鍾離,豎起招兵大旗。少年夥伴徐達、湯和等幾十個人,聽說元璋作了紅軍頭目,都來投效。不過十天功夫,招募了七百人,子興大喜。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六月,派元璋作鎮撫,從此,就一躍成為帶兵官了 。一年後,又以軍功升作總官。
彭趙二王管軍無紀律,隨便做壞事,不聽勸,也不能改。子興又兵力單弱,作不了主張。元璋認為一起混下去,會出毛病,不如自己單槍匹馬,向外找出路,把新兵交代了,稟準了主將,帶領貼身夥伴徐達、湯和等二十四人,南遊定遠。使個計策,招降了張家堡驢牌寨三千民兵。向東半夜裡襲擊元將張知院,收降民兵男女七萬口,挑揀得兩萬壯士,成為浩浩蕩蕩的一支隊伍。用朱元璋自己的話來形容,真是:“赤幟蔽野而盈岡。”
元璋得到大量的生力軍,立刻重新編制,加緊訓練。他最看重紀律,在檢閱新軍時,特別指出這一點,懇切地訓誡將士說:“你們原來是很大的部隊,可是毫不費事就到我這邊來了。原因在哪裡呢?一是將官沒有紀律,二是士卒缺乏訓練。現在我們得建立嚴格的紀律,做到嚴格的訓練,才能建功立業,大家有好處。”三軍聽了,無不喜歡。
定遠人馮國用、國勝(後改名勝)兩兄弟,原來是地主,天下大亂後,團結地方上的佃戶和鄉民,建立堡砦自衛,聽說元璋軍隊的紀律不錯,帶領部隊來投效。元璋端詳這兩兄弟,裝束很像讀書人,行動說話都和一般老百姓不同,就問如今該怎麼辦。國用以為建康(元集慶路,今南京)這地方,形勢極好,書上有“龍蟠虎踞”的話,是多少代帝王的都城,先佔了這地方作根本,站穩了逐步發展,擴充地盤,不貪子女玉帛,多做好事,得到人民的支援,建功立業不是難事。元璋聽了極高興,留下作幕府參謀,把兩家部隊合併編制,南下攻滁州(今安徽滁縣)。
在進軍滁州的路上,定遠人李善長到軍門求見。善長頭腦清楚,有智謀,善於料事,學的是法家的學問,和元璋談得極為投機。元璋問什麼時候才能太平呢?善長勸他學漢高祖,以為漢高祖也是平民出身的,氣量大,看得遠,也看得寬,會用人,又不亂殺人,五年功夫,便打平了天下;元朝政治一團糟,已到土崩瓦解地步,濠州和沛相去不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