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交易費用的世界啊!我的觀點是:如果交易增加了,交易費用必然跟著增加。但是人們為何又願意付出更高的交易費用?因為人們從交易中獲得的好處比交易獲得的壞處(即所增加的交易費用)要大。
還值得提醒的是,就“解釋”經濟增長而言,“交易費用”是沒有解釋力的,因為,它只是一種類似GDP或GNP的、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從這個角度看,張五常先生的觀點也不夠完善。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張五常與韋森:誰錯了?(2)
2003年1月18日
'附'張五常與韋森都錯了?(1)
姜奇平
2003年1月18日一篇題為《張五常與韋森:誰錯了?》的文章(該文作者是劉正山),把一個打了半年的傳統商務問題推向了新的高潮:社會貧富,是否與交易費用比重相關?
交易費用這個傳統話題,成了媒體關注熱點,很不容易。我們正好可以藉機熟悉一下傳統商務的“水泥”們,看他們在想什麼,如何想。交易費用,也是新經濟的“滑鼠”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我們該從自說自話,到傾聽別人,再發表意見了。
透過比較,最好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形成“滑鼠”型“水泥”。
從大學者到業餘愛好者爭了半年多的傳統問題
在這場論戰中,“肇事”的一段話,是現任香港大學教授、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新制度經濟學和現代產權經濟學的創始人之一張五常先生在《經濟解釋》卷二第三章第七節中的一段表述:“我曾說過,一個社會的富裕與貧窮的關鍵,是交易費用在國民收入中的百分比。這百分比減低少許,就大富;增加少許,就大貧。”
引起譁然的是,另一位權威學者,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經濟學博士、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經濟學界名聲顯赫的實力派人物韋森教授,“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給予反駁:“按照華勒斯和諾思在他們那篇‘美國經濟中交易行業的度量’著名文章中的歷史統計資料的估算,從1870年到1970年間,交易費用佔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5%增加到45%。如果五常先生的這一斷言是對的,那麼,一百多年來,美國不就應該‘大貧’為衣索比亞了!還能‘大富’成為當今世界經濟的霸主?”
這個論據,看上去簡直太有力了。一下就把張五常據說是核心觀點的東西,“一劍封喉”了。張五常先生在其一生學理分析中最拿手的“交易費用”的認識上出錯了嗎?
從2002年5月開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論壇》、《經濟學訊息報》、《21世紀經濟報道》到2003年春節前的《國際金融報》,論戰由專業媒體燃燒到大眾媒體;涉及者從經濟學界的“名門望族”成員(如汪丁丁、林毅夫等),到山野之中的業餘愛好者。有趣的是,湖北省荊門供電局副局長也加入論戰,被專家評為“山野之中多高人,經濟學亦如此”。湖北省電力公司宣傳部長李湘還就此予以評說:“隨著電力體制改革和市場化程序的推進,電力企業應當更加註重經濟理論的研究與運用。”有報紙甚至整版介紹了這位參與論戰的業餘愛好者。
可見,說“交易費用”成了傳統商務中的熱門話題,應不為過。到目前為止,戰火還沒有燒到新經濟領域。不過,這個話題正好與新經濟高度相關。在新經濟中,人們只要一提電子商務,都要捎一句,“電子商務降低了交易費用”。只不過新經濟的“滑鼠”們自說自話,不大關注“水泥”們在想什麼。“滑鼠”們和“水泥”們說的“交易費用”,是不是一回事,雙方都無暇深入辨析。反正是兩根鐵軌上跑的車,走的不是一條道。今天,我們可以把它們並軌來考察一番。
張 五 常 之 是
張五常的觀點“一個社會的富裕與貧窮的關鍵,是交易費用在國民收入中的百分比。這百分比減低少許,就大富;增加少許,就大貧”,非常有意思。因為,從不同角度看,對和錯的評價完全不同。
交易費用,可以理解為協調成本(張五常把交易費用定義為“魯濱遜一人世界不可能有的費用”,並稱之為“制度費用”)。與它相對的是分工收益,即專業化分工帶來的效率。按我的理解,張五常的本意大概是要說,工業社會,財富的本原來自分工,分工的代價來自協調。財富是分工收益與協調成本之比,即專業化分工的好處,與交易費用的代價的比較。好的經濟制度,可以有效降低協調成本,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