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長,換裝了新式戰機不等於提高了戰鬥力。我可以告訴你,殲十六潛能巨大,能形成什麼樣的戰鬥力全看你們的發掘。”
“是,我們一定竭盡全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形成戰鬥力,不斷髮掘新式戰機的作戰潛能。”薛向南果斷回答。
師長笑著說,“李總,都說這個飛機是老瓶裝新酒,外表與蘇三零差不多,但是內在完全是另外一回事,這個說法到底有多少可信度?”
“百分之百。”李戰笑道,“可以這麼說,殲十六領先蘇三零一代半,與蘇五七是同一個水準,甚至航電技術方面比蘇五七先進。”
師長就笑不攏嘴了。
“最新的殲十一b打不過殲十c,不知道殲十六對上殲十c會怎麼樣。”薛向南說。
幾年前,當大紅鷹師的殲-10a把殲-11a摁在地上狠狠摩擦的時候,所有人都大跌眼鏡——國產戰機什麼時候這麼強了?當殲-11b服役遇上了殲-11a,勉強交手了幾個回合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而當殲-10b、殲-10c出來之後,兩個機型之間的空戰就再沒有多少懸念了,殲-10系列戰機成為了天空的統治者。這樣的結果影響是深遠的,極大地扭轉了人們印象中“國產即落後”的看法。
在面對殲-10系列戰鬥機的時候,殲-11系列大約只有先天優勢值得一提——重型雙發戰鬥機的大航程、大載彈量。
薛向南的問題是絕大多數殲-11系列戰機飛行員共同的問題,更是原裝備su-30kk戰鬥轟炸機部隊最關心的問題,因為他們早晚是要換裝殲-16戰鬥轟炸機的。
微微笑了笑,李戰很肯定地說,“就戰機效能上,殲十六可以壓著殲十系列戰機打。一些人有個誤區,認為雙座的殲十六兼顧空戰的轟炸機。實際上,從現在我們的觀念來說,已經沒有單一專業的戰機了,你能說殲十是兼顧對地打擊的空優戰機嗎?我們從來沒有給研發單位下達過這樣的要求。”
雖然他說的很委婉,但意思很明白了。
殲-16是全能選手,確切地說,它應該叫多用途戰鬥機,而不是戰鬥轟炸機。比如,在掛載了電子吊艙、更換了作戰模組之後,它就是電子戰機。
李戰回想起搞殲-16實戰試飛的時候,曾經以一己之力對抗了整個雞籠模擬藍軍的防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