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2 / 4)

小說:上下五千年 作者:炒作

備一步一步來。但是,禁不住宋仁宗一再催促,就提出了十條改革措施,它的主要內容是:

一、對官史一定要定期考核,按他們的政績好壞提拔或者降職;

二、嚴格限制大臣子弟靠父親的關係得官;

三、改革科舉制度;

四、慎重選擇任用地方長官。

還有幾條是提倡農桑,減輕勞役,加強軍備,嚴格法令等等。

宋仁宗正在改革的興頭上,看了范仲淹的方案,立刻批准在全國推行這十條改革措施。歷史上把這次改革稱為“慶曆新政”(“慶曆”是宋仁宗的年號)。

范仲淹為了推行新政,先跟韓琦、富弼(音bì)等大臣審查分派到各路(路是宋朝行政區劃的名稱)擔任監司(監察官)的人選。有一次,范仲淹在官署裡審查一份監司的名單,發現有貪贓枉法行為的人員,就提起筆來把名字勾去,準備撤換。在他旁邊的富弼看了心裡不忍,就對范仲淹說:“範公呀,你這筆一勾,可害得一家子哭鼻子呢。”

范仲淹嚴肅地說:“要不讓一家子哭,那就害了一路(路是北宋政區名稱)的百姓都要哭了。”

富弼聽了這話,心裡頓時亮堂了,佩服范仲淹的見識高明。

范仲淹的新政剛一推行,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一些皇親國戚,權貴大臣,貪官汙吏,紛紛鬧了起來,散佈謠言,攻擊新政。有些原來就對范仲淹不滿的大臣,天天在宋仁宗面前說壞話,說范仲淹一些人交結朋黨,濫用職權。

宋仁宗看到反對的人多,就動搖起來。范仲淹被逼得在京城呆不下去,就自動要求回到陝西防守邊境,宋仁宗就把他打發走了。

范仲淹一走,宋仁宗就下命令把新政全部廢止。

范仲淹為了改革政治,受了很大打擊,但是他並不因為個人的遭遇感到懊惱。隔了一年,他的一位在嶽州(治所在今湖南嶽陽)做官的老朋友滕宗諒,修建當地的名勝岳陽樓,請范仲淹寫篇紀念文章。范仲淹揮筆寫下了《岳陽樓記》。在那篇著名的文章裡,范仲淹提到,一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他的思想感情應該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擔憂在天下人之前,享樂在天下人之後”)。這兩句名言一直被後來的人傳誦,而岳陽樓也由於范仲淹的文章而更加出名了。

……

。。。

 。。。  

191 歐陽修改革文風

范仲淹被排擠離開朝廷以後,他的同事富弼,因為支援新政,被誣陷是范仲淹的同黨,丟了官職;韓琦替范仲淹、富弼辯護,也受到牽連。當時,有些人雖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頭說話。只有諫官歐陽修大膽上書給宋仁宗說:“自古以來,壞人陷害好人,總是說好人是朋黨,誣衊他們專權。范仲淹是國家有用的人才,為什麼要把他罷免?如果聽信壞人的話,把他們罷官,只會讓壞人得意,敵人稱快!”

歐陽修是我國著名的文學家。廬陵(今江西永豐)人。他四歲的時候,父親病死,母親帶著他到隨州(今湖北隨縣)依靠他叔父生活。歐陽修的母親一心想讓兒子讀書,可是家裡窮,買不起紙筆。她看到屋前的池塘邊長著荻草,就用荻草稈兒在泥地上划著字,教歐陽修認字。幼小的歐陽修在母親的教育下,很早就愛上了書本。

歐陽修十歲時候,經常到附近藏書多的人家去借書讀,有時候還把借來的書抄錄下來。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書,從那家的一隻廢紙簍裡發現一本舊書,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來,帶回家裡細細閱讀。

宋朝初年的時候,社會上流行的文風講求華麗,內容空洞。歐陽修讀了韓愈的散文,覺得它文筆流暢,說理透徹,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樣。他就認真琢磨,學習韓愈的文風。長大以後,他到東京參加進士考試,連考三場,都得到第一名。

歐陽修二十多歲的時候,他在文學上的聲譽已經很大了。他官職不高,但是十分關心朝政,正直敢諫。當范仲淹得罪呂夷簡、被貶謫到南方去的時候,許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諫官高若訥認為范仲淹應該被貶。歐陽修十分氣憤,寫信責備高若訥不知道人間有羞恥事。為了這件事,他被降職到外地,過了四年,才回到京城。

這一回,歐陽修為了支援范仲淹新政,又出來說話,使朝廷一些權貴大為惱火。他們捕風捉影,誣陷歐陽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歐陽修貶謫到滁州(今安徽滁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