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什麼工作?”……他們會皺皺眉頭,不耐煩地說:“不知道。”;
……
面對孩子的這些變化,做父母的應該如何把孩子引導到正確的成長道路上來呢?也就是說,我們如何才能做好一個合格的初中生家長呢?
從一名老師的角度來講,我認為在孩子升入七年級之前,家長就應該做好準備,做到以下三個“轉變”。
第一個“轉變”:教育方式的轉變。中學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在飛速發展,他們的自尊心在日益增強,如果父母再用教育小孩子的方式,如講道理、“打屁股”等方式來對待他們,勢必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和反抗。因此,父母要用尊重、協商等方式代替“小孩子式”的教育方式。
第二個“轉變”:教育理念的轉變。在一個電視訪談節目中,有人請高考狀元的家長分享教子經驗,這位家長是這樣說的:對待孩子,小時候要“嚴”,長大後要“寬”。的確,每一個孩子都像一棵小樹苗,在他們小的時候,父母們要嚴格地要求他們,以防他們長“歪”;但當他們長大之後,父母也要給他們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讓他們茁壯、快樂地成長。
在這裡,孩子長大的分界線,就是孩子升入初中。到了初中,在孩子的自我意識裡,他們已經是大人了,他們強烈希望自己能夠享受“成人式”的待遇。因此,這時如果父母的教育理念順勢轉變成“寬”,孩子得到的不僅是自由和快樂,他們的意志也會得到鍛鍊、能力更會得到提高。
第三個“轉變”:教育方向的轉變。在小學階段,父母更多的教育任務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如細心、講衛生、講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