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2 / 4)

小說:溝通力 作者:抵制日貨

數面對面的溝通表現為一系列清晰的獨立作用過程。今天,幾乎所有的溝通學學者都將溝通看作是一個相互作用過程。正如相互作用觀點,相互影響觀點認同傾聽者對資訊的反饋,但更深入地解釋了人們在溝通情景下是如何作為談話者和傾聽者互相同步影響的。在任何一個既定的相互作用過程中,人們會交談,給予反饋,同時回答問題,交談的每個人都會在談話參與的過程中貢獻資訊。以某教授和學生之間的一次相互作用過程為例,該名學生被懷疑有剽竊行為。如果我們認為溝通是作用的,我們會首先觀察教授的言辭,然後考慮學生會如何回答,之後再次檢驗教授是如何回應的等。然而,如果我們把這種資訊交換看成是互相作用的過程,我們會同時觀察教授和學生。教授可能會基於學生的非語言行為來改變談話內容或語氣語調。與此同時,學生可能會隨著教授行為的改變來回應教授溝通中的暗示。

如果缺乏同時的作用過程,溝通的互相影響作用將會非常有限,就像遞送一封信給某人,然後不得不等待一到兩個星期才能收到回覆。在面對面溝通中,每個人都會影響到他人,並在這個過程中進行即時地資訊分享。與面對面溝通不同,當你向某人傳送郵件或簡訊時,你既是傳送者,也是接收者,但沒有同步發生。這段滯後的時間就會讓人有點鬱悶,因為你不得不處於等待反饋的狀態。其優勢在於書面的資訊能幫助你遵循自己的思路。相互影響原則在圖1?2中進行了更詳細的描述。

溝通的相互影響本質同時也考慮到了相互影響所發生的情境或環境。不僅溝通參與者能不斷互相影響,而且溝通情境也會影響他們如何造成相互的影響。例如,學校自助餐廳朋友間的玩笑話,如果放在一個嚴肅的工作職場中會代表完全不同的含義。理解了溝通的相互影響本質,能從許多方面提示溝通的複雜性,同時提高我們與他人有效溝通的能力。

圖1?2相互影響的溝通

在溝通呈現出相互影響的情況下,人們可以進行即時溝通。也就是說,克里斯和約翰能同時溝通訊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在同時說話。相反,其中一個在集中注意力,並向另一方反饋。資訊傳送者同時也是資訊接收者,資訊接收者也同時是資訊傳送者。每一方都在積極參與到正在進行的談話中。

有意識溝通與無意識溝通

當某人與他人溝通時,他的目的在於收到一些帶著具體目的和含義的具體資訊。然而有時,不管其目的如何,溝通都會發生。有意識溝通指有意傳送給某個接收者的資訊。無意識溝通指無指定傳送物件或無意識傳送的資訊。根據意識或無意識的特點,可分為四種溝通情形,具體如圖1?3所示。箭頭1表示日常溝通出現的方式。箭頭2表示無明確目的的溝通者向有意識獲取資訊的人傳遞資訊。當某人?有更多的資訊,其溝通行為超過了有意識接收者想要獲取的資訊時,這種情形就會出現。例如,當員工向上司提出問題,上司皺著眉頭,生硬地開始說話時,員工馬上就會將上司的反應歸咎於其自身行為。員工也許會認為,這個事情有經濟上的問題,他有失去工作的危險。另一個員工則可能會認為自己做錯了某事,正因自身行為面臨某種懲戒。第三個員工則猜想,上司也許和丈夫吵架了,正在朝員工撒氣。然而,實際情況是上司正患頭疼,不想溝通工作中的任何難題,但他人卻為上司的行為賦予了不同含義,上司有必要解釋她的行為。

圖1?3有意識溝通和無意識溝通的種類

箭頭3表示的是截然相反的情形。在這種情況下,資訊傳送者有意傳送資訊,但是資訊接收者沒有有意識地接收它。這種情形在教室裡很常見,老師在講課,而學生卻在做白日夢。

箭頭4表示,溝通發生於資訊的傳送者和接收者都處於無意識的狀態,即使雙方都無意傳送資訊,或無意接收資訊,這種溝通仍然會出現。無意識的溝通,或者,至少是無意識的傳送和接收,通常都是呈現非書面的形態。例如,一個人所穿的衣服也許並不會傳遞什麼特別的資訊,觀察這件衣服的人也不會透過衣服有意識地接收到任何資訊,但他們又確實在看這件衣服。這樣,儘管觀察者和被觀察者都沒有進行有意識溝通,但溝通卻實際發生了。想想有沒有這樣的時刻,你接收到了某個並非針對你的資訊,但你自己解釋了該資訊,反而弄得自己很鬱悶?你鬱悶的原因是什麼呢?

艾琳(Erin)是餐館的一名服務員。除了小費外,她每小時的報酬是4。15美元。因此,和顧客的良好溝通非常重要。如果她今天心情不好,影響了其語言和非語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