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頓時惡向膽邊生,“遂矯旨【假傳聖旨】午門前行杖一百棍”,密令行刑者照死裡打,“杖後,於御道前倒拖橫曳者三匝,甫出而氣絕矣”{120}。
好像萬燝並非東林黨,但後來史家還是把他算做死於黨禍之第一人:“此奸逆縱殺立威第一人也。”{121}意思是,魏忠賢是從這裡大開殺戒,向東林黨發起總攻的。
從這天起,血腥的帷幕緩緩拉開。閹黨已然決意全面清算所有敢於向其權威挑戰者。但誰也不會想到,下一個目標,竟直指內閣首輔葉向高。在閹黨看來,葉向高是東林黨人的總後臺,雖然葉為人老成持重,甚至私下並不贊同楊漣激化事態的做法,但閹黨仍然認為“必去葉向高而後可”{122},不扳倒葉向高,而欲給予東林黨以毀滅性打擊,是不可能的。他們像蒼蠅趴在雞蛋上那樣,仔細尋找著任何微小的縫隙。
終於,他們找到了。
當時負責糾察京城政紀的御史,名叫林汝翥,據說是葉向高的外甥。不久前,有兩個太監虐害市民,治安當局不敢處置,事情傳到“紀檢書記”林汝翥耳中,他大怒:豈有此理!遂綁了來,各處鞭刑五十下。受罷刑,兩個太監找主子王體乾哭訴了,王聽說林御史乃葉向高外甥,如獲至寶,遂與客、魏一起,奏於朱由校,把事情說成林汝翥濫作威福,汙辱內臣。朱由校這個傻帽兒,立即相信,命如萬燝例,也杖一百,削職為民。
。 最好的txt下載網
難兄難弟:由校和由檢(30)
得了旨意,宦官們即撲向林宅。可是那林汝翥事先聞知此事,腳底抹油,不知去向。林汝翥一溜,眾宦官正中下懷,當即奔葉向高府邸而來,以林汝翥乃葉氏外甥為由,“群璫數十圍葉寓,直入內宣,喧譁搜捉”,直到葉向高緊急上奏,朱由校親自下令,眾宦官這才停止衝擊首相私邸,撤圍回宮。{123}
林汝翥出於畏懼逃脫,行為怯懦,有失憲臣風範,他自知可恥,不久就現身投案,被打一百棍,幾乎死掉。
但這件事情根本是衝葉向高來的。“中官圍閣臣第,二百年來所無。”{124}這是巨大的羞辱,發生這種事態,出於榮譽感和抗議,為全體士大夫的尊嚴計,葉向高必須主動請辭。於是,遞上一份又一份辭呈,朱由校照例不允、挽留。但他如果確有誠意,應該處分衝擊葉府的宦官,但他卻並無表示。葉向高見狀,堅持辭職。虛情假意幾個回合,朱由校也就批准了葉的請求。
這又是閹黨一大勝利。通往迫害的大門從此豁然敞開,楊漣、左光斗們即將大難臨頭。
東林黨倒也不曾坐以待斃,但他們能夠應戰的方式,有限而且無力。一是在一些職位人選上,與閹黨爭奪;二是上書皇帝,指摘和抨擊閹黨。八月,都察院左都御史孫瑋病故,趙南星以吏部尚書主持廷推,擬由楊漣升任此職,但被朱由校斷然拒絕。於是,改推高攀龍,得到批准。
結果似乎不錯,處境似乎不是那麼不利,東林黨人緊張的心情,稍得鬆緩。這或許使他們錯誤地估計了形勢,尤其是朱由校的態度。他們繼續抨擊閹黨,試圖在輿論上進一步影響皇帝。其實這根本沒用。以朱由校那樣是非完全混亂以至顛倒的人,就算遞上一萬本揭批奏章,亦無損閹黨一根汗毛。至於個別職位的爭奪,當皇帝本人已為閹黨所左右的情形之下,也是毫無意義的;何況,允許高攀龍主掌都察院,難保不是閹黨一計,故意給你一點甜頭,讓你錯判形勢,助你驕縱之氣。
實際上,東林黨不斷參劾閹黨人物的做法,確實已經讓朱由校感到心煩。對於國事,他毫無興致,只希望別來打攪他幹木匠活、嬉玩。魏忠賢、客氏、王體乾等了解這一點。東林黨人不斷添擾之際,他們就在一旁挑撥,加重朱由校的不悅。他們說,這些人打著憂國旗號,目的卻是拉幫結派。這個分析,很能打動朱由校。他覺得這些人喋喋不休的樣子,確實像是宗派主義、山頭主義。
十月八日,他第一次表態:
近日蹊徑歧分,意見各別,愛憎譭譽,附和排擠。大臣顧昔【惜】身名,動思引去,小臣瞻風望氣,依違自合。職業不修,政事隳廢。當由紀綱不肅、結黨徇私,以至於此。特戒諭爾等,滌慮深思,更【改易,丟棄】私易轍。{125}
雖然不曾點名,矛頭是指向東林黨的,“大臣顧昔身名,動思引去”這句一望而知是針對葉向高。整個旨意,明顯可見閹黨觀點的影響,“結黨徇私”四個字正是閹黨急欲給予楊漣、左光斗、趙南星、高攀龍等人的定性,現在終於被寫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