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土耳其算是徹底的準備登上德意志的戰車了,把對冰島英國宣戰之後進行的趁火打劫說得如此大義凜然,阿卡多覺得這些外交官們都應該去說單口相聲,至少他們的嘴皮子絕對是一個無人能及的優勢。
德國士兵用勇氣還有鮮血打下來的戰果,他們用嘴巴噴來噴去就能得到,這也就是所謂的三寸不爛之舌吧?阿卡多無奈的看了一眼默克爾,突然覺得自己能有這麼一個人才挺好的。
默克爾看到了阿卡多的眼神,知道該是自己出馬的時候了,於是他果斷的挺身而出,成了今天兩國結盟會議的主角。事實證明外交官的水平雖然重要,可是國力水平更加重要,默克爾面對土耳其使節提出的各種要求不動如山,雙方你來我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中東的戰爭自然不是土耳其出兵就算完事了,如果只是單純的出兵佔領一個地區,而且是那麼遠的一個地區,大家還坐下來商量什麼,youcanyouup不就完了麼,還費個什麼勁呢?所以這種出兵自然是要伴隨著今後整個鋼鐵軸心在中東地區的石油利益分配進行的。
也就是說,你土耳其出兵中東地區,打下來的地方要交出一部分利益給德國和義大利,這樣一來德國和義大利才會承認土耳其在希臘的權力——其實就是互相買保險的一個過程而已。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體,加固鋼鐵軸心的盟約力量。
三個國家甚至包括弗朗哥的西班牙,貝當的維希法國還有張伯倫的北部英國還有新國家愛爾蘭,大家都伸出了自己的刀叉開始瓜分現在為止還是英美利益地區的中東油田。幾個國家的代表每一桶每一桶石油配額的爭奪,誰都有各自的道理。這些人貪婪的模樣讓阿卡多想起了當年的巴黎和會,想到中國外交官們看著一群國家討論瓜分自己祖國應得的利益,他就覺得渾身不自在。
最終利益分配完畢,最新的分配計劃是美國依舊佔整個中東油田產量的2成,德國佔3成,土耳其出兵可以佔2成,義大利、西班牙還有法國各1成,當地勢力佔2成,其他國家瓜分剩下的1成。大家都表示這樣分配比較公平,也算是皆大歡喜的一個結果。
於是當天晚些時候,土耳其的這些秘密趕到德國的外交官高調的出席了一場由克虜伯舉行的酒會,雙方在酒會上表現出了良好的合作意向。
第二天上午,雙方外交官在柏林的德國外交部新聞釋出會上正式確定了聯盟關係,土耳其加入鋼鐵軸心,成為這個集團的新成員。
這個打擊對英國來說有些巨大,在地中海的戰爭形勢立刻變得更加惡劣。原本還在計劃反擊隆美爾的巴頓還有蒙哥馬利立刻放棄了反擊的打算,開始玩命加固託布魯克要塞。
同一天下午,土耳其正式宣佈對冰島英國流亡政府宣戰,這個訊息震驚美國朝野,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脅。美國總統羅斯福立刻召見了德國駐美國大使,詢問軸心國集團在中東的未來軍事行動計劃是否針對美國。
525機會
“大使先生。元首阿卡多的特使古夫剛剛離開美國還沒滿一個月的時間,按理說我此時此刻不應該如此急著來找你談論這些問題,可是德國和土耳其在中東地區的合作讓我們深感不安。”一見面,美國的羅斯福總統就開門見山的表示出了他對中東局勢的不滿。
德國的大使當然是有備而來,國內早就已經把立場通知給了這個重要的外交官員。所以這名德國大使立刻對羅斯福回答道:“總統先生,美國在中東的利益德國沒有興趣,我們只是在為世界的和平努力而已。”
羅斯福很想拍著桌子大聲的告訴這名德國大使“你們這是在發動戰爭!”可是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那種毫無作用的歇斯底里的咆哮:“我只看到了一場新的戰爭,並沒有看到德國有結束戰爭的想法。”
“總統先生,德國原本希望和西部的蘇聯還有東部的英國都實現和平。您也看到了無論是戰敗的維希法國還有北部英國都已經與德國簽訂了和約。”德國大使回答道:“可是蘇聯的斯大林政府還有冰島的英國原皇室都拒絕和德國進行和談,這讓元首對德國面臨的戰爭形勢深感憂慮。”
“您知道我們是愛好和平的民族,為了實現和平,所以我們不得不加強對支援冰島英國皇室的中東英國殖民地發起進攻,這樣一來戰爭將會更加快速的結束。”最後,德國大使在長篇大論了半個多小時之後,總結了德國人民擴大戰爭的苦衷。
你們入侵了波蘭,入侵了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入侵了丹麥挪威,入侵了法國,入侵了英國……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