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時只有十七歲,長期處在危機四伏的宮廷環境,使得這個十七歲的青年變得性格內斂,精敏剛毅。不過崇禎自幼生長於帝王之家,對於民間疾苦完全不會了解,所以在明末,崇禎儘管想中興明朝,卻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社會矛盾。
但崇禎繼位後,審時度勢,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擒殺禍國殃民的大太監魏忠賢以及黨羽,贏得了朝廷內外的讚譽。
崇禎一改萬曆和天啟兩帝不理朝政的陋習,每天兢兢業業,事事親躬,贏得了堯舜再世的好名聲。
不過清除魏忠賢黨羽的過程中,打擊面太廣,使得官員內部矛盾重重,朋黨林立。自此,朋黨之爭開始,使得官員只知爭權奪勢,在朝堂上的互相攻擊與推諉變成了能事,而治理國家反倒是其次了。這是崇禎所料想不到的。
所以說,明末亂局,如果追溯根源,號稱明君的崇禎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崇禎自己則全不自知。
崇禎現在的心情很是高興,清除魏黨之後,崇禎身上的壓力驟減,心情也豁然開朗起來。
頭兩天,崇禎帶著幾個小太監偷偷出宮考察民情,京城的百姓因為魏忠賢之死都很高興,加之元宵節將近,京城內外已經處處掛起了燈籠,燈籠的形制各異,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