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我的爺爺陳永貴 作者:卡車

個出,那個進,像趕廟會一樣。這個送湯,那家送餅,反倒讓他難以安神。他不想麻煩大家,就掙扎著上了地,硬挺著熬了幾日,病反而逐漸好了。除了奶奶,別人都不知道他的病為啥好得這樣快。

他鼓勵幹部們說:“現在是船到江心,不進則退,鬧不好有翻船的危險。社員們心裡都憋著一股勁,勁頭很大。這一仗打好打不好,就要看咱們幹部是不是指揮得法,能不能帶頭衝鋒陷陣,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

穀雨那一天,在幹部們的帶領下,三路兵馬一齊上陣,八駕牲口同時開犁,播種隊促運肥隊,運肥隊促整地隊,一場緊張的春播戰鬥打響了。他是春播的總指揮,哪裡最緊張,他就到哪裡勞動;哪裡有了問題,他就到哪裡解決。他比社員起得早睡得晚,晴天滿身土,雨天一身泥。從播種準備到結束的85天中,儘管參觀訪問的人很多,需要會見接待;但他仍有83天半沒有離開過第一線。這段時間裡,雖然老天爺三天兩頭下毛毛細雨,但是人們根本不把它放在眼裡。他們說:“小困難不在話下,大困難踩在腳下。踩著困難往前走,困難就得趴下。”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大寨精神(9)

他和幾個主要幹部,個個都像是鐵打的硬骨頭,一年忙到底,休息時間很少,社員們也深受影響。出勤表上記載著許多人一年參加勞動350天左右。有位老人,10年來居然沒有一天缺過勤。

在搶險救災中湧現出了一支享譽中外的“鐵姑娘”隊,23個姑娘中最大的17歲,最小的15歲。她們哪裡需要就出現在哪裡,哪裡危險就衝向哪裡。郭鳳蓮能歌善舞,帶領鐵姑娘堅持在田間地頭演出,編演文藝節目,高唱革命歌曲,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穀苗剛被扶起來又被颳倒了,可郭鳳蓮、趙素蘭都說:“颳倒了,再扶起來,看老天爺厲害,還是姑娘們幹勁大。”姑娘們按照爺爺的吩咐,邊扶苗邊唱歌,激勵人們的鬥志:“高山擋不住太陽,困難嚇不倒英雄漢……”

嘹亮的歌聲震盪著山谷,穿過山樑,一直傳到遠方。鳳蓮的姥姥聽出了鳳蓮的歌聲,直起腰望了望,擦了把臉上的汗,笑了起來。宋立英領著婦女們在一窪窪積水的地裡扶玉米,一些年紀大的婦女們為了防止滑倒,索性跪在泥地裡。一人扶著倒在地裡的玉米,一人抓泥蓋穩玉米根。她們滾得滿身是泥,聽到遠處的歌聲,也隨著唱了起來。

歌聲趕走了疲勞,歌聲喚起了鬥志。人們累得腰痠腿疼,卻越幹越有勁。那邊便良也領著一隊人馬將倒伏的穀子一棵一棵扶起來,然後用草紮成一小把。不一會兒,一束束穀子就直直地豎立起來。他們濺滿泥點子的臉上,綻放出燦爛的笑容。

經過幾天的搏鬥,捷報頻傳:幾百畝莊稼全部站起來了!

人們站在山頂上望去,盡是綠油油的梯田,那些經過扶苗追肥後的莊稼顯得茂密繁盛,葉子使勁地向上伸展著。一陣風吹過,莊稼葉子“嘩嘩”地響,像是在鼓掌慶祝勝利。爺爺欣喜地說:“困難是欺軟怕硬的東西,你退一尺,它就敢進一丈。咱們不怕它,勇敢地迎著困難上,困難就乖乖地趴在地下。咱們這不是熬過來了嗎?”

在大寨創業的過程中,幹部們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以身作則,率先垂範,贏得了群眾的一片喝彩,獲得了各自有趣的雅號。如:好領班陳永貴、好參謀李虎妮、鐵姑娘郭鳳蓮、鐵肩膀梁便良、萬筆清賈承讓、老英雄賈進才、常不閒宋立英、時事迷賈來恆、猛張飛趙大和、綿羊姑娘賈存眼、愛社迷趙小和等等。這些雅號是他們艱苦創業的真實寫照,也是群眾對幹部們打心底裡的讚揚。無論是幹部還是群眾,有雅號的還是沒有雅號的,都有著一個共同的東西,這就是大家所稱道的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精神。

敢叫日月換新天

1963年是大寨的“七災八難”年,除了這次特大洪災外,大寨還受到兩次風災,一次雹災,一次霜凍,加上洪災前的一段乾旱,春播時的澇災,全年共遭受大小災害7次。

大災之年,大寨人堅持自力更生的法寶,憑著破筐扁擔、钁頭鐵鍁,靠著佈滿補丁的雙肩和長滿老繭的鐵手發展生產,重建家園。 他們在與老天爺的較量中大獲全勝。不僅生產得到了恢復,而且修好了馬棚、豬圈、粉坊和許多房屋窯洞,當年糧食畝產704斤,總產量達到了56萬斤,僅比上年減產4%。更為可貴的是,遭災後的大寨,糧食沒少打,口糧沒少留。不但沒有接受國家一分錢救濟,而且還向國家繳了24萬斤商品糧。當年年底,實現了“三不要、三不少”的目標。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