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同伴在城裡長大,一般比較瘦弱,再加上年齡的原因,對抗巨大的“楞”,的確是力不從心。但北大荒的粗獷和野性,從來不會憐惜弱者,只有勇敢大氣的人,才能得到認可和讚許。抬木頭,規矩很大。只要你上了槓,就別想裝孬,除非你認栽不敢接槓待在一邊。一旦上了槓,無論多重的木頭,也不能彎腰就合,必須咬牙挺直腰往前走。這是因為,你窩著身子晃晃悠悠,別人不僅邁不開步,而且還可能被扭傷,整個“楗子”根本走不了。此外,抬木頭的訣竅,是講究4副槓即16個人抬不起來,就減為3副槓12個人;而如果再抬不動,就再減一副,由8個人抬。這種遇重反而減人的辦法,有著深刻的哲理:人越少,力越精,步調越容易統一。8個精壯漢子,勝過16個烏合之眾。在以團體為單位的力量比拼中,往往是精幹的隊伍比臃腫的隊伍更勝一籌,各行無不如此。
尋找我六九屆的夥伴們(5)
我和我的同伴們先後上了槓,並且腰桿越挺越直,成了連裡“歸楞”的主力。過去在電影《錦上添花》裡看到抬木頭,是和著好聽的號子。現在我們也開始大聲地喊號子。號子的功能是指揮節奏。當抬槓的人按號子邁步前進時,節奏使“楗子”在步履中“悠”了起來,一步一悠,行走變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