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落座,肌膚、筋骨、精神倶爽,飄飄然如墜仙境。一一介紹,先前對坐的六人和我,竟都是老三屆,新三級。此後的幾十個小時,包括我在內的這“一家人”輪流一人站立,侃著大山,吹著牛皮,此人講偷雞的故事,彼人吹扛糧袋的力氣,我說鄉下夜空的美景,他說接到錄取通知書時的喜悅。從北京到昆明三天三夜的或站或坐,竟都毫無倦意。
一家人,是因為有共同的名字“老三屆,新三級”,又在同一個年代經歷了同時載著我們起伏的跌宕風雲,有著相似或相近的命運。
可一切都隨著時光的流逝遠去了,那遠去了的老三屆,那遠去了的新三級,那遠去了的30年。
人的一生中,有些重要的日子會影響你的一生,甚至讓你的命運旋轉。就我來說,提到這“老三屆,新三級”,便讓我想起幾個曾使我的命運發生天旋地轉變化的日子。
一
1966年5月16日,*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透過了《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通知》,簡稱《五一六通知》。這通知到底是哪天公佈的,我記不準確了。記憶裡的時間是五月下旬,正在埋頭複習,準備填寫高考志願。因為說實在的,那時候的高三學生,也就十七八歲,對這一後來證實影響中國歷史程序、影響中國幾乎所有家庭所有人命運的決定,至少我當時根本未能認識。倒是暫停高考的決定,對我們這批即將參加考試的高三學生,印象就非常深刻了。但究竟是哪一天,也記不清楚了。只記得那一天早晨,我和幾個同學在校園裡的大樹下背誦俄語單詞,樹上掛著的大喇叭中傳來了高考推遲半年的新聞廣播。聽到這一訊息,我們都懷疑耳朵出了問題,高考推遲?怎麼可能呢?回到教室,全班同學議論紛紛,教室裡如同雀噪蛙鳴。直至下午,班主任傳達學校通知,這一影響我們人生程序的*中央、國務院的決定終於被證實。 txt小說上傳分享
那遠去的日子(2)
後來我查了資料,*中央、國務院是6月13日做出1966年高等學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遲半年進行的決定,由《人民日報》於18日全文發表的。
當時,至少我還沒意識到,這高考夢是註定要破滅了。不就是推遲半年嗎?一邊參加剛開始的“批判資產階級教育路線”的“*”,一面還抽空把該複習的功課拿出來看上幾眼。可是,半年過去了,高考的事沒半點資訊,倒是工作組進入學校,大批判大揭發大字報如雨後春筍,佈滿了校園,進而漫延到了社會。
到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查了相關資料,方才知道,實際上,同在6月13日這一天,*中央、國務院已經批轉了*黨組《關於改革高階中學招生辦法的請示報告》,報告認為“現行的招生考試辦法,是資產階級的辦法,沒有突出無產階級政治,是業務第一,分數掛帥”。報告提出廢除現行的招生考試辦法,實行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招生。到7月24日,*中央、國務院正式發出了《關於改革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辦法的通知》,內容與*的請示一致。但是,實行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招生,也沒能正常進行,及至六年後,才開始用所謂的推薦與選拔相結合的辦法錄取了第一批工農兵大學生。
今天,我回顧41年前影響我人生程序的那一天,我想應該是1966年6月13日。那一天,*中央、國務院的一個決定,終止了我及當時所有中學生的高考夢。也在這一天,我的人生開始發生了上下倒置、左右顛簸、黑白混淆的旋轉。
二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報》報道甘肅省會寧縣部分城鎮居民到農村安家落戶的訊息,在編者按中引述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說服城裡幹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學畢業的子女,送到鄉下去,來一個動員。各地農村的同志應當歡迎他們去。”這一最新指示,將數以百萬計的大中學校的學生送入了他們人生的第一個熔爐。因此,這一最新指示,以及另一句出自1955年的至理名言“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對我們那一代人來說,我相信及至今天,幾乎沒有人不能全文背誦的。
中國是一個農業國,無論是從農村走到城市的人,或者是土生土長在城市裡的人,事實上都與農村有著密不可分的血肉聯絡。因此,知識青年的上山下鄉由來已久。新*主義革命時期,城市裡大批大中學生響應黨的號召,到農村去,到山區去,到邊疆去,把革命的火種撒到了人民群眾中,最後燃成了燎原大火。據*雲南省工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