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3 / 4)

能上大學的道理。面對接踵而來的入黨、上大學的挫折,我審視了自己的所有作為。認為:自己沒有做錯什麼,社會不會拋棄一個努力為社會做貢獻的人。但是,生活還要繼續,我必須面對殘酷的現實。自己在努力調整心態的同時,想起了一句名言“別人能夠剝奪你的任何權力,卻無法剝奪你學習的權力”,想到司馬遷受“宮刑”,寫“史記”,高爾基、華羅庚、愛迪生都沒有上過大學,憑藉自己的努力獲得了社會的承認。我為什麼不能走和他們一樣的路呢?於是,從村裡一個大學物理系肄業的中學老師那裡借來了大學一年級的數理化教科書,開始自學。

難忘的歲月(4)

1973年春末,我在全縣知青中第一個被任命為大隊革委會副主任,負責科學種田。自己身體力行地和大隊幹部、群眾一起,按照科學規律種田,使6400畝小麥平均畝產,從歷史最高的264斤,到1975年的412斤,超過了農業綱要要求的400斤的指標。農民的口糧也從280斤升到了350斤。在這期間,自己被評為公社的優秀大隊幹部,還學到了不少知識。而老支書說的“共產黨的事情是為了老百姓,誰能夠為老百姓幹好,誰就來幹,不要去爭。現在我們來幹,就一定要幹好,不要讓群眾把我們後背戳個大窟窿。”讓我記憶猶新。當年的6月1日我被公社黨委批准入黨。

1975年6月,我被招工到太原鐵路分局當工人,很快被抽到段政工室,不久又被借調到分局宣傳部。當時全國鐵路系統都在鐵道部長萬里領導下,按照中央制定的《關於加強鐵路工作的決定》,整頓各項工作。因為我經常在宣傳、貫徹這個決定的文章中“引經據典”,引起了宣傳部長的注意。一天,他把我叫到辦公室,問我:“什麼時候學了這麼多馬列著作?”我如實進行了回答。他沉思了一下說:“很多知青插隊後都很消沉,你是自己上了一趟黨校啊!”

1976年,當“四人幫”掀起“批鄧、反擊右傾反案風”時,我以各種方式進行了抵制。“四人幫”垮臺後,我“以工代幹”,被黨委任命為團委書記。承擔起了對團員、青年思想上的“撥亂反正”工作。因為工作成績顯著,我們團委被評為優秀團委,我個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

1977年夏,關於大學招生的訊息滿天飛。共同點是:必須透過文化課考試;不同點是,招生的年齡限制是25…30歲。一次回家,父親對我說:“總參的同志告訴我,這次大學招生的年齡放寬到30歲,是小平同志決定的。你要抓緊準備。”當時團委工作特別忙,我就沒往心裡去。隔了一週我回家,父親發現我在火車上還看小說時,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看到父親發這麼大火,知道訊息是確切的。回單位後,我開始抽空看高中教科書和複習筆記。果然,1977年的大學招生簡章,允許六六屆高中畢業生參加高考。但是,對在職職工,需要單位開證明同意。開始黨委書記不同意我報考大學,對我說:“你何必湊熱鬧去考,以後保送你上黨校,不也一樣嗎?”由於我不死心,老找他,一次他急了,對我說:“小葛啊,小葛,你就不明白你是黨委重點培養的後備幹部,怎麼就一門心思地要考大學呢?”在我的反覆要求下,他才勉強同意。但是,只給了我一週時間複習。

高考前一週,每天除了到食堂吃飯,就是看書複習,直到深夜。因為當時在搞政治工作,經常寫材料,研究黨的政策,所以決定不復習語文和政治,只複習數理化。真要感謝我的高中老師們把課講得那麼清楚,使我在看書時能夠回憶起老師講課的情景和他們對重點內容的解釋。

第四天早上,黨委書記來電話:“小葛,有一個專案的結案材料,報送了兩次都被退回來了,我看還是要你來寫。”案卷很快送來了。因為插隊時曾在縣裡公檢法幫助整理案卷寫過類似的材料,到晚上十點多就寫完了。這次,結案報告透過了。

高考第一天,上午考數學,下午考語文;第二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理化。我白天考試,晚上繼續複習。因為太疲勞,第二天中午一覺醒來,距2點的考試時間只有10分鐘了。我騎上腳踏車,拼命往考場趕,進入考場時是2點15分。監考老師說:“你再晚來5分鐘,就要被取消考試資格了。”那年的物理、化學放在一起考,難度不大,我很快答完了。檢查了兩遍,沒發現什麼錯誤,就第一個交了卷。監考老師說:“你最後一個進來,第一個交卷,有把握嗎?”我說:“化學只考到高二,物理只考到高三上半學期,不太難。”

難忘的歲月(5)

1977年底,公佈了高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