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使得玫琳凱公司成為美國最著名的創業公司之一。
快速發展(1)
從創始人微不足道的5000美元投資起步,玫琳凱公司如今的全球批發銷售額已經超過14億美元,相當於零售額28億美元。公司自成立以來平均年增長率將近兩位數,全球銷售組織在33個國家開展業務。公司遍及全世界的獨立美容顧問達到100萬人。
進入快速增長期
隨著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和工作效率的不斷提高,玫琳凱公司的業務從70年代後期開始快速增長,一路飆升。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玫琳凱公司是如何飛速發展的。
1963年9月,玫琳凱用畢生積蓄的5000美金,在她20歲的兒子及九位美容顧問的協助下,在美國達拉斯成立了第一個佔地500平方英尺店面的玫琳凱化妝品有限公司。
1965年,玫琳凱公司成為美國第一家完整介紹一系列男士面板保養產品的公司。
1968年,玫琳凱公司出售19.5萬股股份,得款234萬美元,用於控制產品的生產過程。玫琳凱公司在達拉斯興建27.5萬平方英尺的廠房,幾乎所有產品都可以自行生產。透過口碑相傳,玫琳凱業務已遍及得州,並進入鄰近地區路易斯安納、俄克拉荷馬、阿肯色以及新墨西哥州。
1969年,玫琳凱送出第一批粉紅色凱迪拉克轎車給前五名的督導;玫琳凱的達拉斯工廠竣工。
1970年,玫琳凱化妝品公司在達拉斯興建廠房。今天,玫琳凱化妝品公司擁有美國西南部最大的廠房。
1971年,成立第一家海外分公司——澳大利亞分公司。
1972年,擁有數千位員工及1800萬美元營業額的玫琳凱公司,成為全國僱用最多婦女的私人企業之一。
1976年,公司股票在紐約股票市場上市。
1977年,該公司以現金700萬美元,在達拉斯買下一棟8層樓的玻璃辦公大樓,以容納日漸壯大的管理中心。該中心配置了先進的電腦系統,記錄所有直銷人員的業績。
1979年,玫琳凱第一位美容顧問的酬勞金累計超過100萬美元,另外有200多人的酬勞金在100萬以上。
在1963—1978年間,玫琳凱公司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為28%,1978年已擁有4.6萬名直銷員,5000萬美元營業額。但是公司的政策不變,依然是先付款再取貨。
雖然玫琳凱在1970年逐漸脫離公司的例行業務,但仍持續創下歷史新紀錄。
80年代,公司業務陷入低迷,股市一路狂瀉。1985年,玫琳凱借錢買下了公司股票,把公司的產權移入自己的名下。緊接著,玫琳凱便對公司業務進行了大幅度調整,不斷推出新的產品,重新印製公司以及產品的宣傳資料等。同時,她也對人員結構進行了調整。玫琳凱把總裁的職位交給了年富力強的兒子,自己則退居幕後。公司業務進入穩定的持續發展中。
1980年,繼澳大利亞之後,玫琳凱的業務又拓展到阿根廷市場。
1984年,《美國100家最值得員工工作的公司》一書首次出版,玫琳凱公司名列其中。
1985年,玫琳凱採用槓桿收購法回購所有流通股票,使玫琳凱公司回覆私有、家庭式經營。
1989年,在化妝品行業首先拒絕使用動物試驗。玫琳凱發起環保活動,收集紙張、塑膠、玻璃和鋁製品。
1990年,玫琳凱運作於全球10個市場。
1992年,玫琳凱公司榮登《財富》雜誌五百大企業之列。
1993年,玫琳凱再次成為“美國100家最值得員工工作的公司〃之一,僅有55家公司連續兩次上榜,併成為十家最值得婦女工作的公司之一;佔地3000平方英尺,擁有30年直銷歷史的玫琳凱博物館在總部建成;同年,在俄羅斯開了分公司。 txt小說上傳分享
快速發展(2)
1995年,玫琳凱化妝品公司第三次名列《財富》雜誌“美國100家最值得員工工作的公司〃。
1996年,銷售業績連續第十年持續增長,批發金額超過10億美元。玫琳凱?艾施慈善基金會成立,作為非盈利的公共基金會提供用於婦女癌症研究的資金。國際婦女論壇(International Women Forum)表揚玫琳凱公司對婦女地位的平等及提升有特殊貢獻;玫琳凱?艾施在《福布斯: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