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傳直接翻開了第一頁。
經過了一系列的文字記載,段銘才知道,自己是屬於道家的“天師道”。
天師道亦稱正一道、正一盟威之道。
天師道由道教創始人祖天師張道陵所創立,並著寫《老子想爾注》,為後期道教發展下了基礎。
隨後,又由其孫張魯改革教團,待曹操拜其為鎮南將軍後,道教開始向北方傳播。
張道陵的四代孫張盛,又將傳教的地區從青城山遷至到龍虎山,至此道教也開始向中國的東南地區發展。
天師道,是張道陵,張衡,張魯,祖孫三代所立。
當時在巴蜀一帶,原有巴人信奉原始巫教,大規模的淫祀而害民。
而這些祀奉鬼神的法教巫師聚眾斂財,無惡不作。張天師攜王長、趙升二位弟子和黃帝九鼎丹經,來到北邙山修行。
後與巫鬼群體發生了大規模宗教衝突。川渝一帶流傳的張天師以太上老君劍印符籙大破鬼兵的故事就是以此為原型的。
而被趕跑的巫鬼教不甘心失敗,在大巫師張修的帶領下,急跌天師道的教理,創立五斗米道。
根據後漢書。靈帝紀可知,張修為“巴郡巫人”“巴郡巫妖”等。
正一道的創立使道教開始以教的形式出現;區別於以前的巫教;奉太上老子為最高崇信;奠定了幾千年的道教歷史。
到了東晉,天師道又分成了北天師道與南天師道。
北天師道:以東漢天師道為主的中國道教,歷經魏、晉和北魏之初,其教理教議和教團的存在與發展,一直處於分散狀態,沒有為官方承認。
北魏寇謙之修道嵩山三十年,為適應歷史潮流,對天師道進行了較為徹底的改革,使道教擺脫了原始宗教的粗陋淺薄的風貌,從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認,從民間進入殿堂,寇謙之成為一代宗師。
此後,道教不斷得到歷代道教大師的豐富、發展,完善了道教的思想體系和齋醮儀式,使道教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而關於“寇謙之”這個傳奇人物,則還有一個比較有趣的小故事。
寇謙之,字輔真,馮翊萬年(今陝西臨潼)人,生長在一個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
長兄寇贊,三十歲即為縣令。
而寇謙之從小就無心於做官這一條路,一心一意傾心道教。
他從家中僅有的道器、道書以及搜求學得的道術中,尋得了無限樂趣。
他每天在家裡誦經打坐,煉乳氣功,服藥餌,心想能獲得仙道靈效,可是歷經數年,一如既往,卻依然如故,原身凡體。
寇謙之在家修煉,儘管無效,卻依然堅持。
這一天,他到姨母家串門,見到一個叫成公興的幫工,賣力做活,而形貌卻較奇特,身體魁偉,如象用不完的勁兒。
徵得姨母同意,他帶成公興回到家裡幫活。成公興在寇家幹活,不怕髒不怕累,深得寇家滿意。
有一天,寇謙之用《周脾算經》演算日、月和五大行星執行規程時,老是算不對,心焦火燎。
成公興無意到他跟前看看,他很煩地把成公興開銷走了。
寇謙之又繼續演算,總是得不出個正確結果來。
正在寇謙之愁眉緊縐的時候,成公興又來到他的演算桌旁,誠心誠意地說:“我看到先生的演算方法了,不如你按我這老粗的辦法算一下看怎樣?”
寇謙之不屑一顧。
“先生不妨一試,不行就算了。”成公興將就著說。
寇謙之看到成公興的好意,便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按成公興的運籌方法按步演算,果然心到手順,一口氣算出了“七曜”執行的規程。
寇謙之好不高興!這時,再睜眼看看成公興,寇謙之就覺得他是一個奇人!當下就拜成公興為師。
成公興因辭不就,反倒讓寇謙之收他為弟子,寇謙之莫名其妙,就這樣成公興為寇謙之的弟子,師徒倆共同研道,暗相默契……
寇謙之受道不久,成公興對寇謙之說:“先生如有意學道,當隨公興隱遁深山。”
寇謙之欣然同意。於是,齋戒三天,便隨成公興離家修道去了。
寇謙之先隨成公興到華山,採得仙藥,服後不飢,不久,師徒倆即前往嵩山,潛心修道。
嵩山,居五嶽之中,故稱“中嶽”,屬古都洛陽京畿之地,在登封縣北,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六洞天。
中嶽後被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