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天把腦袋湊過去,一看,暗笑一下沒吱聲,雖然自覺以接受了九年的義務教育,但見如此大量的化學題,也是一陣頭疼,便端了一本坐在馬紮上笨鳥先飛。不過,張平飛得就更慢了,又把他那本在抽屜裡總也躺不消停的新華字典找出來把每一個不認識的字標上了拼音,不要說背,首先是要順暢地讀出來,冷不丁一看,還以為是中英互譯呢。
有一點,說歸說,笑歸笑,牢騷歸牢騷,眾人皆知“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句話在部隊裡更是根深蒂固,只要領導下達了死命令戰士們會不顧一切地去完成。這也許就是軍紀吧。
過了幾天戰士們發現,當靜下心來去研究某一件事的時候,背點題也不是什麼太難的事。
一輛防化救援車從車庫裡駛出來,停在院子裡一塊寬敞乾淨的地方。車前鬼臉有一個人頭大的標誌——賓士!
全中隊戰士排在了防化車的一邊,劉隊長一人在前排站著,那身板挺直,不亞於年輕小夥,兩條典型的橫眉貼在那雙讓人不敢多停留目光的眼睛上。略胖的張嗣風隊長在第一排的排頭,小肚子已經超出了排面,沒有發覺地挺在那裡,竟管他已經使勁地收腹挺胸。身後的史雷隊長被長嗣風擋了個乾淨,鼻樑子上刻著“大本”文憑的眼鏡,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向鼻尖處稍稍滑了點兒,但也沒有嚮往常那樣習慣性地推上去。呵,部隊的紀律竟能改變一個人的習慣?第三排的排頭是新上任的楊丹,長髮整齊地蜷縮在迷彩帽裡,目光透過前兩排的縫隙,緊緊地盯著正前方。她和夏雨天一樣,都是第一次見識這賓士防化車,可能心理正興奮著呢,想上前去仔細看看、摸摸這先進的武器裝備。
劉隊長下達命令的嗓音震得訓練塔頂層的鴿子飛向空中:科目,特勤器材操作;目的,使同志們瞭解和掌握特勤器材的效能和使用方法;場地在此,時間大約一上午;以班為單位,各班長組織實施;要求——
整個隊伍隨著命令的下達,由“稍息”突轉為“立正”。
請稍息!要求只有一點,車上的八十五種器材要熟練掌握,而且還有講解與操作同時進行,細到器材的擺放位置。聽明白沒有?
聽明白了!回答聲音響亮,立正動作整齊化一。
開始訓練!
是!
這輛防化救援車上共有八十五種救援器材,每種器材都有它規定的擺放位置。楊丹和夏雨天只是在器材庫的器材統計簿上簡單地瞭解了一下,今天算是大開眼界了 。救援器材應有盡有:什麼嬰兒防護罩、屍體袋,什麼過濾器、移動氣源,還有大大小小各種型號的堵漏器具。甚至還有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器材,像生命探測儀,有毒氣體探測儀和水質分析儀等,一應俱全。真是隻要能想到有用處的,在這車裡就能找到相應的器材。
下午的太陽很毒,大家剛練完防化器材的操作,劉隊長見戰士們已是滿臉汗水,就連楊指導也是鼻尖溼漉漉的,便走到楊指導面前。步伐清晰有序。
楊指導馬上立正站好,靜等劉隊長說話。
劉隊長雙手自然地甩在背後,伸了伸脖子,說:休息一下吧,這不是一下兩下就能練出來的,沒事就要多抽時間練,那幾個老班長經驗多,多請教一下他們。
是,劉隊長。楊指導沒有敬禮,但立正的姿勢很標準,雙手緊緊貼著軍庫。
恩。劉隊長習慣性地回應並微點一下頭。只是點一下頭,可能是是認可,也可能是表揚。反正接受點頭的人是會理解的。劉隊長又說,讓戰士們休息一會,但別閒著,找陰涼地方背題,把張隊長和史隊長叫來,領導班子到隊部開個會。
是!這回,楊指導打了個軍禮。
劉隊長的身影還沒在大院裡消失,三名隊長一溜小跑已經跟了過去。
舞蹈團排練廳的窗戶在大院靠近大門的西側,窗戶外面有一棵挺大的樹,是榆樹,是那種一眼認不出的榆樹,得拐好幾個彎才能樹枝。樹幹很粗,十多個人才能把它圍住,但要伸開手,三四個人就能圍住。樹葉很低,快低過了舞蹈團的窗戶。所以,想看舞蹈團裡的女生跳舞,只能偷偷地鑽到大樹的那頭,或者直接扒到窗戶邊兒,在院裡是看不到的。
這棵樹是誰種的,種在這的目的是什麼,是先有的消防隊還是先有的樹,是先有的舞蹈團窗戶還是先有的樹,沒人知道,儘管這事兒在戰士們中間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
“大樹底下好乘涼”,有了這棵樹,樹蔭在夏天都成了戰士們的搶手貨,各自揣著怎樣的目的去乘涼就不得而知了。一聽火所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