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陣開啟窗。從酒肆的三樓望去,方構正穿過街道。厲寒、撒裡塔兩人在後面緊跟著他。
“公子,你說,方構會不會真心真意為我們辦事。”
“他沒得選!他的侄子在我們手上呢。”
“那後宮中的太子之爭。公子應該是準備站在奇皇后這邊吧?”
我沒有回答,突然間想起幾個月前,星陣和我說過的那番話。
……
“皇后伯顏忽都擔心陛下,聽聞主母自小與陛下認識,便邀她入宮,去勸解陛下寬心。”
……
往事就像是毒針一樣,又紮了我心頭一下。
從理性上,我該恨的人應該是鐵鍋,而不是伯顏忽都。但在我心裡,對這個女人早已厭惡至極。
“你去收集下右丞相阿魯圖的劣跡。我想,彈劾阿魯圖的時機已經到了。”
“公子是想打擊伯顏忽都、阿魯圖這一派,扶持愛猷識理答臘上位嗎?”
“不是,我只是不想讓伯顏忽都得逞。至於儲君之爭,我希望是,太子之位繼續懸而未決。
只要一天不立太子,朝中勢力越是相互紛爭。有了紛爭,我們從中渾水摸魚就容易多了。”
“公子,我明白了。”
十幾天後,星陣遞給我一份草擬好的奏章。
“公子,這是我找人寫的彈劾材料,你看看。”
“好。”
我拿過來,仔細翻閱。裡面主要的內容就是彈劾當朝丞相阿魯圖拉幫結派、結黨營私。
其中還特別指出,阿魯圖和伯顏忽都皇后的父親,是故交,相識多年。
“嗯,不錯。你把阿魯圖拉幫結派的物件,再加上一個汝中柏,再把這份材料,交給太平大夫吧。”
“這是為何?公子準備請太平,來彈劾阿魯圖嗎?”
“沒錯,太平素有耿直敢言、嫉惡如仇的美名。這一點,鐵鍋也是屢加讚賞。
由他來彈劾阿魯圖,更容易獲得鐵鍋的相信。彈劾這種事情,關鍵在於鐵鍋的想法,而不在於證據。
至於把汝中柏列為阿魯圖一黨,是因為太平在朝中,最厭惡的人便是汝中柏。
有了他的名字在其中,我相信太平很快就按耐不住,要入宮面聖了。”
“星陣明白了。”
“等等,靜江那邊剛剛送來一批桂圓。你派人把這些桂圓,送入宮中吧。我記得,鐵鍋以前很愛吃這個。”
正準備離開的星陣停下來,轉身對我笑道:“好,一會就送入宮中,讓陛下嚐嚐靜江的味道。”
當時,我有種預感,鐵鍋很快就要召我入宮議事了。果然,七天之後,宮中來使,說是陛下有請。
領我入宮的是一名叫做李息童的宦官。算起來,我已經有八個多月沒踏入後宮了。
這原本熟悉的路,好像也陌生了一些。
李息童把我領到大明殿,說道:“王爺,陛下正在裡面。奴才們就在外面等候了。”
我點點頭,走入殿中。裡面,鐵鍋正在一人飲酒。
前面的桌子上,放著好多桂圓,正是我前幾天送入宮中的。
“你來的正好,陪朕喝幾杯。”
“臣從命。”
我便坐在鐵鍋面前,和他對飲起來。
“前幾天,你讓人送來這些桂圓。朕一吃,就停不了口。雖然別的行省也給朕送過桂圓。但還是你送的最可口。”
“是啊,這些桂圓產自靜江,與別處的口味略有不同。臣也是獨愛這一口。”
一說起靜江,鐵鍋突然沉默了,我也不再吭聲。
兩人許久無語。
“前兩天,太平入宮來見我,強烈彈劾起阿魯圖丞相。這事,你知道嗎?”
“臣知曉此事。”
我並不知道太平和鐵鍋說了些什麼,只好實話實說,免得露出馬腳。
“這幾個月來,伯顏皇后、奇皇后輪流纏著朕,逼朕要冊立太子。
緊接著,廷臣們也摻和進來。事情愈演愈烈。到現在,變成右御史大夫強力彈劾右丞相。
阿魯圖、帖木兒不花等人力勸朕,冊立雪山為太子。太平、何執禮、吳直方等人又勸朕,冊立愛猷識理答臘為太子。吵得朕十分頭疼。”
說完,鐵鍋長嘆了一口氣,伸手去拿酒杯。我便舉杯敬酒,陪他一飲而盡。
“來,我們再飲三杯。”
“還望陛下不要貪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