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傳國玉璽(1 / 3)

從晉陽起兵到入主長安,僅僅才用了三個多月,李淵已經全盤接管隋帝國在山西、陝西的地盤,一躍成為西北戰區頭號種子選手。

起兵之事這麼順利,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關鍵是,在奪取關中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一股割據勢力進行過干擾。

其他四大戰區的割據勢力離關中太遠,自然不會過來。

但中部戰區的瓦崗軍和西北戰區的六股勢力如果介入,可能長安就不會這麼輕易得手了。

西北戰區的勢力太多,是壞事,但有時候也是好事。

因為,大家都在擔心一個問題,就是假如我去攻打李淵,別人會不會趁機奪取我的地盤。

聽說,劉周武就曾經意圖乘虛襲擊李淵的大本營晉陽,但由於害怕旁邊的梁師都、或者是魏刀兒揍他,終究是沒敢對晉陽動手。

西北各大勢力就在這種相互限制的心理作用下,眼睜睜地看著李淵拿下長安。

而瓦崗軍沒有和李淵爭奪長安,純粹是李密的戰略失誤。

擊潰隋將張須陀部後,李密的謀士柴孝和,就建議他,留部分兵力守家,領大部隊火速攻取關中,拿下長安。

柴孝和的意見是要快,“今英雄競起,實恐他人我先”。

但李密卻鐵了心,一定要死磕洛陽的王世充。

於是,李密和王世充兩個人就在洛陽及周邊,噼裡啪啦打了幾十仗。除了損兵折將,誰也沒有撈到半點好處。

十一月十一,我才進入長安城。

我的任務比較輕鬆,就是和梅超瘋一起,協助公孫七郎押運糧食,所以比李世民、張仲堅等人晚了兩天,才抵達長安。

我們在城郊,向駐軍交了糧草,便入城直奔隋帝國的宮城而去。

大戰方歇,我以為長安城中一定是殘破不堪、愁雲密佈、冷冷清清。

沒想到,長安城中一切都井井有條。街上依舊是人來人往,商鋪的買賣還是十分熱鬧。

時不時有小股巡邏的軍士走過,口中還喊著,“廢隋苛政,免兩年勞役,約法十二條”。

我雖然不知道這“約法十二條”是什麼具體內容,但猜想一定是李淵為了穩定人心,暫時推行的政策。

感覺上,西都長安要比東都洛陽更大一些,人口也多一些,不愧是隋之正都,天下第一大城。

宮城入口處,我們碰見了長孫無忌的叔叔長孫順德。今天正好是他負責城中守衛。

長孫順德看見我們三人,非常高興,便領著我們前去大興宮,順便介紹最新的情況。

聽他說,這長安宮城中的大興宮,原本是楊堅、楊廣兩任隋朝皇帝聽政、議事和舉行大型典禮的地方。

李淵入主長安後,這地方自然就騰出來,交給李淵父子使用,現在變成了唐王府。

這大興宮真大,要不是長孫順德領路,我們估計要在裡面迷路。

我們走進大興宮內一座較大的宮署,這是李世民辦公的地方。

一走進宮署,就看見李世民、張仲堅、長孫無忌等人在議事。

“師姐,你的正好。正好有一件棘手的事,想與你和仲堅師兄商量一下。”李世民看見我們進來,便起身相迎,說道。

“二郎,有什麼棘手的事?”

“這事說來話長。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從始皇贏政手上傳下來的傳國玉璽。

雖然平時的政令,無須用到這塊傳國玉璽。

但要逢上大事,比如新皇登基,冊立皇后、太子,大封功臣,大赫天下等等,就須在眾大臣眼下,將傳國玉璽拿出來,蓋在詔書上。

根據內部的可靠訊息,楊廣喜歡四處遊玩,這傳國玉璽一直就留在長安皇宮中,由陛下代為保管。

可是,我們入了長安城,找遍皇宮,也不見傳國玉璽的蹤影。

直到今天早上,陛下才支支吾吾,說已將傳國玉璽託付給宇文化肥,讓他在城破之日趁亂帶走。

如果沒猜錯的話,宇文化肥是準備將這傳國玉璽,交給江都的楊廣,現在應該在路上。”

李世民口中的陛下,正是新登基的皇帝代王楊侑。

這始皇贏政傳下來的傳國玉璽,我們當然知道。這是象徵王朝正統的信物,是籠絡天下人心的籌碼。

歷朝歷代的皇帝,如果手中沒有這東西,會被人譏笑為“白板皇帝”。

“二郎莫非是想讓我們幫忙,從宇文化肥手中,奪回這傳國玉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