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忽必烈聽從大臣趙良弼的意見,同意對高麗開始採取懷柔政策——聯姻。
經過幾番波折,至元十一年,高麗世子王諶迎娶忽必烈的女兒忽都魯揭裡迷失公主。
之後,元朝公主嫁給高麗國王,成了例制。同時約定,高麗國王與元朝公主所生之子會被立為世子,日後再成為新的國王。
高麗王室透過與蒙古黃金家族聯姻,成為元帝國的內屬國。這個情況,類似於李世民時期,派公主嫁給吐蕃國王。
當中原王朝發現透過男人的戰爭,無法解決問題時,就會想到透過女人的聯姻,解決問題。
經濟上,高麗的賦稅無須上交帝都,但每年要進貢獺皮、綢布等土特產。
軍事上,高麗擁有自己的軍隊,但同時也接受元帝國的少量駐軍。
體制上,高麗國王向大元皇帝稱臣,被大元任命為徵東行省的丞相,但有獨立的人事權。
徵東行省下面官員的任命程式,是由行省丞相,即高麗國王向元朝廷推薦。通常情況下,元朝廷都是一律批准。
當然,如果帝國皇帝或者是當權丞相另有人選時,高麗國王自然心領神會,按內定人選向朝廷推薦。
聯姻往往也是雙向的。高麗國王在迎娶元朝公主的同時,也將不少美女和大量被閹割男子,送入元皇宮。
所以,元朝後宮中,宮女和宦者以高麗人居多。
這種相互妥協的聯姻政策,不但讓高麗獲得了數十年的和平,也讓元帝國收益頗多。
相對強硬的武力入侵而言,這顯然是雙贏的局面。
當然,高麗之所以願意成為元帝國的內屬國,前提是帝國要始終保持強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