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小倩可以自理,無須別人服侍。”
我笑了笑,摸摸她的光頭,說道:“你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了。乖,聽我的。”
“小倩知道了。”
“你今晚就在這裡好好休息。明天,我再來看你。”
“嗯。”
小倩聽說我今晚要走,臉上略微有些失望。
我依依不捨地離開郡王府,和星陣回觀星閣。
在路上,我暗忖:要不要和阿秀說起小倩的事情呢?
以阿秀的性格,我如果提出納妾,她應該不會反對。
可轉念一想,小倩的身份是罪臣之女。我要是公開納小倩為妾。
朝中那幫御史,肯定會有人唧唧歪歪,到鐵鍋面前告我一狀。搞不好又把前朝舊案翻出來,大做文章。
唐其勢、伯顏等人雖死了。但必有暗中同情他們的人。也必有眼紅我的人。
算了,納妾的事先不考慮了。
想到這些,我在進入觀星閣大門之前,對星陣說道:“你和下面的人交代一下,小倩的事情先瞞著主母。反正阿秀幾乎不去郡王府。”
“我明白。”
第二天起,我開始找各種藉口,頻繁去郡王府,和小倩下棋,帶她去玩。
一個月後的一天晚上,我沒有回觀星閣,和小倩下棋下得忘乎所以,直接下到床上去了。
那剛買不久的床單上,印上了一抹紅。
有此美人藏於府中,我自然是樂不可言。
但我也明白,天上不會白白掉下來一個俏佳人的。
這奇妃定是有事找我幫忙。
果然,過了段時間,樸不花對我說道,希望我能向鐵鍋提起,封奇妃為第二皇后。
一般來說,歷朝歷代都是一帝一後多妃。
但也有一些特例是一帝多後多妃。比如,漢昭武帝劉聰就同時立了三個皇后。
而且,立高麗人為後,這是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
我不但連吃帶拿,還把人都收下了,自然要幫奇妃的忙。
可這事要傳出去,必定會得罪了皇后伯顏忽都。
魚,我是要吃的,但熊掌我也要嘗一嘗。
為這事,我和哈麻商量了兩次,決定花重金讓別人去打頭陣。我在暗中推波助瀾。
很快,翰林學士沙剌班、沈彥等人聯名上奏疏,聲稱奇妃賢淑美嫻、仁愛慈惠,群臣莫不歎服,應立為第二皇后。
不出所料,鐵鍋為再立後的事,徵諮我意見。我自然是極力贊成,認為一後不如二後。鐵鍋贊同我的觀點。
沒多久,奇妃就從妃子,被晉升為第二皇后——奇皇后。
再後來,鐵鍋還追封奇皇后已故的父親奇子敖為榮安王,並且分別授以奇皇后的兩個哥哥奇轍、奇轅,擔任徵東行省的參知政事和翰林學士。
隨便說下,徵東行省是帝國第十一個“行省”,也就是高麗。它名義是行省,實際上是屬國。
自大秦帝國起,屬國就普通存在了。不過那時候叫邦國。後來,為了避諱漢高祖劉邦的大名,改稱屬國。
每當中原王朝統一之後,周邊就會出現大量屬國。
屬國又分內屬國和外屬國。外屬國一般遠離中原王朝,受控制的程度很低。
對外屬國,中原王朝只是要求它們稱臣,定期派使者來朝拜即可,要求不高。
對內屬國,中原王朝會想盡辦法,不斷施加影響力,把它們牢牢綁在帝國戰車上。
當中原王朝出現內亂的時候,個別強大起來的內屬國也會出兵幫忙。
當然,當中原王朝腐朽不堪的時候,屬國也會取而代之。比如,蒙古曾經就是大金的屬國。此一時,彼一時。
蒙古帝國對高麗起初的想法是吞併,並馬上付諸行動,先後發動了七次較大的入侵戰爭。
但奈何,高麗的確是塊硬骨頭。反蒙勢力在正面戰場上打不過,就化整為零,躲入深山、海島,時不時組織反擊。甚至擊殺過蒙古主帥撒禮塔。
也就是說,蒙古整整打了高麗四十餘年,但始終無法征服它。
但數十年的戰爭,讓高麗苦不堪言,田地荒蕪,米價暴漲,民眾死傷無數。
同時,蒙古這邊也不好受。正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每一次戰爭也在消耗蒙古的兵源和財力。
這個局面到忽必烈執政時期,終於有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