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艱難的勝利(1 / 2)

施耐庵試探地問道:“公子,你想讓我寫什麼內容的安民公告?”

公子?嗯,這個稱呼我喜歡。

我知道,自己這身打扮可能會讓施耐庵覺得很怪異。

剃了光頭,蒙著臉,身穿鎧甲。這個造型,應該也只有公子這個稱呼配得上。

“嗯,這公告的第一層意思就是告訴大家,現在陽朔縣由我們說了算,但是我們不擾民。

第二層意思是以前朝廷的勞役暫時免了。若是我們有需要,會花錢僱民工幹活。

第三層意思是賦稅不減,還按以前的標準收。但是三畝地以下的暫時不收。

咳,特別要提醒那些大戶人家,不要隱瞞自己的田產。否則後果自負。就寫這三層意思吧。”

施耐庵突然打斷我的話,問道:“那商稅呢?”

“商稅也按慣例收吧。”

他要不說,我都不知道還有商稅。

施耐庵問道:“公子,我們這邊有沒有稅使?”

“何為稅使?”

“就是懂得計量土地面積,測算賦稅的人。”

“嗯,這個……沒有。”

施耐庵小心翼翼地繼續問道:“公子,我再冒昧問下,我們這邊的後勤是怎麼保障的?

我的意思是,每天收入多少,支出多少,庫裡錢財還能運轉多少天?這些,公子心中有數嗎。

如果沒有,還是要招募專業的人來負責管理。否則,一旦後勤斷了,財盡之日便是兵散之時。”

施耐庵的話突然提醒了我。他說的一點沒錯,我們之所以能夠募人入夥,不就是因為打劫到了大量財物嗎。

“這些,你會嗎?”

施耐庵搖搖頭,說道:“在下只是略知一二,操作不來具體的事務。何不在安民公告中,招募需要的人才?

只要有專業的人來管,後勤保障就能運轉起來。到時候,公子只需拿著賬簿的結餘,去庫房核對一下,便可心中有數。”

雖然施耐庵在說這些話時,有些結巴。但他的意思,我聽明白了。這個讀書人,還真是個人才。

“嗯,把你的意思加上,寫篇安民公告給我看看。”

我當即讓人找來紙和筆。施耐庵坐在椅子上沉思了一會,就開始寫。一篇安民公告一氣呵成,很快就寫出來了。

我在旁邊,越看越是欣賞這個人。

當下,我立即帶著施耐庵,和他剛寫的安民公告,去找陳大壽、宋慶宇、李安年他們。

在我的鼓勵下,施耐庵向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主要是表達了三點意思。

一是當務之急要建章立制,建立完善的組織機構。

二是要有專業的人來管後勤,保障錢、糧不能斷。以後要是錢糧實在吃緊,就向大戶借,不借就搶。

施耐庵講到這裡的時候,我們幾人哈哈大笑。一言不合就搶,這倒是很符合我們的風格。

三是要廣召各種人才,不要只一味招募武夫。

施耐庵的意見,我們都採納了。

這時候,距離我們大敗官軍才不到二十四小時。

謝天謝地,老天眷顧我們,派給我們一個好軍師。我當時是這麼想的。

當天下午,安民公告張貼出去後,豪傑從者如雲。

特別是有一個年輕人的加入,更讓我們如虎添翼。這個年輕人叫做關鐸。

關鐸的父親和祖父原是朝廷的漢軍將領。因為支援元明宗——也就是鐵鍋的父親,兵敗後被反對派所殺。

從此,關鐸對朝廷是恨之入骨。我們造反的時候,關鐸剛好來陽朔,走訪親友,便加入我們。

關鐸最大的優勢是從小在軍營長大,懂得怎麼訓練士兵,知道怎麼行軍打仗。

記得初見面時,關鐸便向我們講起,如何在戰場上,用五色旗、大鼓、嗩吶等發出不同的指令。

我們聽完目瞪口呆,心生慚愧。在他來之前,我們指揮戰鬥全靠大聲吼。

關鐸的軍事認知水平明顯高出我們一大截。我們便把訓練士兵的任務交給了關鐸。

因為關鐸知兵,我們尊稱這個年輕人為關先生。

短短几天內,我們的隊伍人數就膨脹到兩千餘人,核心管理層也隨之增加到十幾人。

縣衙已經容納不了我們的隊伍了,我們又在旁邊搭建了營寨。

按照施耐庵的建議,我們對外打出了旗號,自稱為齊天大聖軍,口號是除暴安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