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蒙元內鬥之文宗的愧疚(1 / 1)

兩都開戰後,燕帖木兒不愧是行軍打仗的好手,連戰連捷。 但上都倒剌沙這邊的兵多,援軍不斷抵達戰場。 雙方激戰兩個多月後,在長城沿線形成了僵局。 就在這時,據守遼東的齊王月魯帖木兒,趁著上都這邊後防空虛,突然臨陣倒戈,出兵進攻上都,殺死遼王脫脫。 中書右丞相倒剌沙被迫投降。而上都皇帝阿剌吉八在貼身侍衛的保護下,在混亂中逃出,不知去向。 在前線作戰的上都將士聽聞訊息後,只好向燕帖木兒投降。 伯顏、脫脫這兩叔侄因為在“兩都之戰”中立功,後被燕帖木兒提拔、重用。 元大都這邊大獲全勝。 這是大元帝國第四次為了帝位而內鬥。 “兩都之戰”剛打贏,使者就向朝廷回報,說元武宗的長子和世瓎找到了。 這個訊息讓元文宗有點難受了。 該不該讓位給親哥哥呢? 讓位,自己難受。不讓的話,自己失信。當初,元文宗可是當眾說了,哥哥歸來時,即刻讓位。 唉,都怪自己嘴欠。 元文宗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派中書右丞躍裡帖木兒,去接親哥哥和世瓎回國,繼承大統。 和世瓎聽到這個訊息,自然是喜出望外。 他萬萬沒想到,自從親叔叔元仁宗答應要立自己當太子,後又變卦,這都過了快二十年了,帝位居然從天而降。 在途中,和世瓎玩了點小心眼。他沒有直接去元大都即位,而是變道先去漠北。 因為他父親元武宗之前長期駐軍在北方,也是先在漠北即位,再南下大都。 一來,和世瓎想先去漠北,籠絡諸位親王,利用父親以前的聲望,打打人情牌。 二來,他擔心直接去了大都後,怕弟弟突然反悔。 1329年正月,和世瓎在事先沒有告知圖帖睦爾的情況下,在漠北諸位親王的擁戴下,在哈拉和林宣佈正式即位,成為大元帝國的第八任皇帝,為元明宗。 隨後,和世瓎便緩緩南下元大都,中間還在元上都停留了一段時間。 三月初四,元文宗又遣燕帖木兒奉皇帝玉璽北上。 四月初七,燕帖木兒與和世?一行相遇,便率百官獻上玉璽,並陪同和世?返京都。 八月初一,和世?抵達晃忽叉。晃忽叉也叫元中都。 八月初二,圖帖睦爾也從大都趕到。 兩兄弟久別重逢,敘起舊情,自然都是潸然淚下。 當天,和世?宣佈,冊封弟弟圖帖睦爾為皇太子。並當眾承諾,依照元武宗、元仁宗舊事,他和弟弟圖帖睦爾也是實行兄終弟及,叔亡侄繼的繼承規則。 圖帖睦爾也立刻表態,自己以後將立哥哥的長子——鐵鍋為太子。 隨之,和世?在晃忽叉宴請皇太子及諸大臣、諸親王,其樂融融。 可四天後,29歲的和世?突然在晃忽叉暴斃,死因不明。 元朝廷對外宣稱,是元明宗突然得了急病,是病死的。 皇太子圖帖睦爾順理成章,又再次被擁立為新君,成為大元帝國的第九任皇帝。 也就是說,他一個人當了兩次皇帝。 對此,世人皆譁然,議論紛紛。 後來,有人說是元文宗圖帖睦爾派人下的毒手,也有人說是權相燕帖木兒派人下的毒手。 說起來,這個鍋,燕帖木兒背得沒有道理。 第一,燕帖木兒年輕時,是元武宗的貼身侍衛。燕帖木兒發動兵變,固然有為自己謀權爭利的一面,也和元武宗昔日對他的恩寵有關。 和世?比弟弟年長四歲。按理,燕帖木兒在當貼身侍衛期間,對元武宗長子的感情會更深一些。 第二,和世?、圖帖睦爾這兩兄弟,誰當皇帝,燕帖木兒都是中書右丞相。 圖帖睦爾要讓位給哥哥,並不損害他的利益。燕帖木兒為什麼要冒險背上弒君惡名,引起元武宗舊臣的不滿。 和世?死後,他的遺孀八不沙被封為皇后,帶著兩個兒子——九歲的鐵鍋和三歲的懿璘質班,隨著小叔子元文宗住在後宮。 幾個月後,八不沙也死了。 一個皇后居然在後宮中,不慎掉入火坑,被活活燒死。 元文宗對兄嫂的手段過於惡劣,引起一些親王和大臣的不滿。不少人因此辭官。 而盤踞在雲南的親王禿堅不花,就以元文宗得位不正為由,拒不奉朝廷命令,在雲南自立。 元廷調集大軍,歷時一年多,才平定禿堅不花的叛亂。 這是大元帝國第五次因為帝位而內鬥。 元文宗即位不久後,開始要考慮冊立太子之事了。 但當初,他在晃忽叉時,又表過態,說自己即位後,要立哥哥的長子鐵鍋為太子的。 事情走到這一步,元文宗怎麼可能去立鐵鍋為太子。 於是,他就指使大臣,聲稱鐵鍋並非哥哥元明宗的親生兒子。 鐵鍋從太子候選人,立刻變成了來歷不明的野孩子。 此時,鐵鍋的父母已亡故,他去找誰說理去?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